第 2 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原因(1)内因①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③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④1915 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1)概况: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2)行业① 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② 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的第二大工业,除扩大内销外,还大量出口。③ 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3.特点(1)地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结构: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地位①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② 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4.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误区警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一时期,中国的面粉业和纺织业等迅速发展。但是,欧洲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只是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政治、经济势力并没有真正退出。同时,欧洲以外的国家,如日本、美国则乘机扩大对华侵略。二、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原因① 南京国民政府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促进政策及措施。②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发起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③1935 年,国民政府实施的“币制改革”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表现①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②1935 年以后,就工业各行业而言,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2.官僚资本的膨胀(1)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2)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误区警示] 较快发展≠健康发展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不能理解为民族工业健康发展。在近代中国,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