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45 分钟)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由此可见,西汉初期( )A.禁止商品流通B.在政治上采取了歧视商人的政策C.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D.我国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C [从“(西)汉兴,海内为一”说明国家的统一,又从材料后面的两句言语说明商业的发展,故 C 项正确。]2.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汇总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内容出处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坡全集》卷二四2“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3“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卷下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C.民族交融加强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A [由材料中的“籴米买束薪”“交易”“货物”等信息可知,题干史料描述的是商品经济繁荣,故选 A 项;B、D 两项与宋代史实严重不符,C 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B、C、D 三项。]3.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商品经济发达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劳资矛盾尖锐B [从题干材料“商标侵权案”可知当时商品经济发达,故选 B 项。A、C、D 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4.右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D [明清时期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如徽商、晋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在江南手工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提到“市”,现代人一般会联想到某某城市,而在我国古代与之联系最密切的则是( )A.畜牧业 B.农业C.手工业 D.商业D [古代城市包括居住区和商业区,其中“市”指商业区。]6.(2019·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C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 C 项;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