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5ULqAJRgISOMO150160iTOca.78HEnd'enBrgie&in&parun'g7 于咔曹被动房1.被动房概念的提出被动式建筑或者被动房的概念在德国已经有 20 年的历史了。世界第一幢被动式标准的建筑是位于德国中南部城市达姆施塔特市城区的一幢普通的三层高居住建筑,1991 年经过节能改造以后投入使用,年终端耗能降低了约 78%,从年能耗略高于 160 千瓦时每年每平米(kWh/m2a)按照德国热保护条例 95 标准建造)降到 1992 年以后的年均约 35 千瓦时每年每平米。实测结果除 1992 年因墙体升温等原因略高之外,其余各年均达到了被动式建筑设计标准参数。建筑节能与气候保护的紧密关系更加确立了其在能源战略中重要地位,被动式建筑概念也随之开始走红,并在德国开始大面积推广。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德国海德堡市(Heidelberg)火车总站南侧的新城区总面积达到 116 公顷。这个城市发展项目将全部采用被动式建筑标准建设,2009 年开始地面施工,项目开发期为 15 到 20 年,目前是欧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被动式建筑群。其口号为“核心社区、能源高效、自然绿色”。说实话,刚刚接触到『被动式建筑』这个概念的时候觉得有些异样,颇有丈二和尚摸不到头的感觉,经过查阅资料最后总结出:『被动式建筑』就是被动方式利用太阳能,这个说法也基本为专家人士所赞同。但是细究,问题就来了:什么是被动利用太阳能?什么是主动利用太阳能?屋顶架设太阳能板(发热或发ourdufiZulLJhFiiichuftAWurt*鶴郃 b「硬伽©hi 诙电)并为建筑供能算是主动还是被动?时下各种保温窗户(甚至被动式窗)是否属于主动利用太阳能?带着这些问题,我曾经查阅了关于德国达姆施塔特市的被动式建筑研究所的资料。众所周知,被动式建筑在德国的气候条件下需要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最常见几项技术参数指标如:供暖需热量*<15kWh/m2a(终端能源 Endenergie),压力测试换气次数 n50<0,6h-i,一次能源(Primarenergie)需求量*(包括热水供应和家电用电等全部需能量)<120kWh/m?a 等(*供暖居住面积)(注:在以后文章里将陆续介绍终端能源与一次能源的区别)。另外,被动式建筑对建筑构件要求也非常高,包括高性能外隔热保温材料和隔热保温窗户,避免热桥,建筑“外壳”气密性能,配备高效热回收设备的新风系统等等。但无论如何请记住:参数应用是在德国的气候条件下,切记,切记。(资料来源 PHI)被动式建筑的核心定义是:最大程度减少热损失,以致无须一个独立的供热设备。如果建筑最大热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