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读本第一章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古代中国心目中的圣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教,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论以及生平活动记录在由他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成的《论语》一书中。2.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的经典之一,也是“四书”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3•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是不会说话的,天以四时运行和万物生长作为它的言说,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没有生命的,与人分离的,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人的生命是这个大生命世界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4•天道:孔子认为,天的言说是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天的根本意义是“生”,这就是天道。5•天德: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是一切生命之源,因而也是一切价值之源,这就是天德。6•天命:天,作为生命创造的自然过程,它包含有一种内在的目的,就是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皆,保护生命,天降生了人,人有责任实现这个目的,这是人的神圣使命,也就是天命。7.畏天命:君子应该倾听天的言说,实践天的言说,所以要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8•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得罪了天,祷告是没有用的,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和信仰,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精神。9•亲亲:这里指爱父母。1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活着的时候,做子女的不能远走高飞,即使要跑出去,也要有限度,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要限制子女的活动,而是希望子女能够懂父母的心,不要让父母对自己过分的思念和牵挂。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常常想到,一方面为父母健康长寿而庆幸,另一方面又为父母逐渐年老体衰而忧虑。12. 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我自己心里有什么欲求,要想着别人也有这样的欲求,在满足自己欲求的时候,要想着使别人这样的欲求也能被满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我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我,我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13. 仁: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远及近,由家庭到社会,从而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的爱,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对孔子的思想很好的概括,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