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教学设计上海市金山区同凯中学牛璐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童真童趣的语言,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2.理清文章的材料安排,把握文章的中心。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朗读中品味童真童趣的语言,体会“我”的心理和情感难点:理清文章的材料安排,把握文章的中心。课前准备】在预习过程中熟读课文,完成预习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破题导入(1 分钟)出示题目“盼”字的汉字发展过程,说文解字导入课文:篆书「一楷书盼师:“盼”这个字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遥远的金文发展到今天的楷书,“盼”的字形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左边是一个“目”,代表眼睛,右边是一个“分”,意为“张开”,这个字最初就是表示“睁大眼睛看”,如“左顾右盼”,后在发展中引申为期待、期望。引出核心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以“盼”字为题,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中心呢?师:文章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观点。要理解叙事类文章的中心,这是个大问题,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得先读明白一些小问题。“扬州八怪”里的郑板桥曾经有言:“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今天我们就秉持这样一种“好问精神”,发起“三问”,解决这个大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希望大家能留心梳理、记录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的关键“三问”和思路,这堂课结束前,老师会请你们来进行总结我们是如何概括出文章中心的。二、“一问”文章记何事?(5 分钟)师:面对叙事类的文章,我们首先要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1.“盼”的原因师:故事都有起因、经过与结果,文章中引发小主人公“盼”这一愿望的原因是什么?(收到妈妈送给自己的淡绿色的、透明的新雨衣)师:哪些段落在交代原因?请用双斜杠在书上分出段落。(第 1、2 自然段)2.“盼”的结果师:小主人公“盼”这一愿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新雨衣出门)师:哪些段落在写我如愿以偿穿上雨衣出门?也请用双斜杠在书上分出段落。(第 18 到 21 自然段)3.“盼”的经过师:在如愿穿上新雨衣的这天早上,小主人公说“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说明此前她心中充满了对在雨天穿雨衣的种种期待,这个过程中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来写小主人公的“盼”呢?请结合预习单,按顺序梳理概括出情节并指出相应的段落。(盼变天(第 3 段)——盼出门(第 4 到 15 段)——盼雨停(第16 段)——盼雨点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