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葭》诵读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1) .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2)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3)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2. 情感、态度、价值观《兼葭》塑造了一个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执著的形象。教学中,对诗中所表达的男女纯真爱情既不能回避,也不可过分渲染,要把握好讲授的分寸和尺度。教学重点:1. 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能够顺畅记诵、翻译。2. 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通过歌曲《在水一方》和诗歌的比较,感受美。并能由此归结出本文写作特色。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导入课文。采用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和图表演示法学习课文。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伤情离别,吊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在诗词中体现。任凭时光流逝,岁月更替,古老的诗词仍以它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品中国古典诗词,无不让人沉醉心迷。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兼葭》这首诗歌,再一次用诗歌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放幻灯片1)二解题请打开课本 P165,指导看注解 6。三. 朗读欣赏1. 用心听朗读(课件视频播放朗读)把自己认为应该注意的生字画出來2. 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生字词应该注意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3. 教师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生字词多媒体展示。并集体读两遍。4.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或摇头晃脑读或浅吟低读或高声畅读。5. 集体朗读。要求学生体会诗的感情,读出诗的感情。四. 诗意理解1•教师讲解疏通每章诗重点词语。2. 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自由发言,各诉己见。幻灯片 8)3. 教师点评。展示自己的理解。师生共赏。(诗歌赏析投影显示)秋风轻轻吹拂,芦苇飘摇着柔柔的腰肢。我的心如霜如露,似梦似幻一一我到哪里去追寻你呢?你总是若即若离,日暮时分飘飘然泊在我的心湖上。河水清清,碧波荡漾,我仿佛看到了你在临水梳妆。解挽柔长的秀发垂落水里,河面波纹里流动着是你娇羞的容颜。我远远地望着你,想要追寻你。你和我只有这一水的距离吗?我沿着堤岸寻你,踏过泥泞沼泽涉过碧荷池塘,却总是找不到你的方向。芦苇抽穗,芦花飞扬,冰冷的河水,无情地流淌,让心儿荡起双浆,寻遍每一寸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