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总结第一章:绪论?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时期生长发育、生理病理、预防保健与疾病诊治的医学科学。?中医儿科学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及儿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辩证论治的一门临床医学。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儿科医生。《颅囟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五十二病方》里记载用下气汤(淳于意)治疗小儿嗝病,为最早的儿科医案。钱乙 所著《小儿要证直诀》首创小儿五脏辩证体系,重视脾胃的调理,提出“疳皆脾胃论”的论点,被誉为“儿科之圣”。 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四诊中尤重望诊;对痘疹疾病,以及惊风与痫证已能进一步加以鉴别。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重视脾胃的调理。善于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研制新方〔如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等〕,创 134 方。被誉为儿科之圣《幼幼新书》 :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明代万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等观点。简称“三有余,四不足”。一、胎儿期受孕 ~分娩断脐。从末次月经的第1 天算起共 40 周。特点:完全依靠母体。二、新生儿期新生儿期:脐带结扎~生后满 28 天。特点:内外环境突然变化。适应能力和御邪能力都较差,发病率高,易患胎产病。围生期:胎龄满28 周到出生后7 足天。三、婴儿期(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期:出生28 天后至 1 周岁。特点: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易患脾系疾病、肺系病、传染病。四、幼儿期幼儿期: 1 周岁后到 3 周岁。特点:体格增长减慢,智能发育较快。易患脾系病证、传染病和发生意外。五、学龄前期学龄前期: 3 周岁后到 6~7 周岁,又称幼童期。特点: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易发生各种意外,如溺水、烫伤、误服药物。六、学龄期2 学龄期:从6~7 岁后到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 岁,男 13 岁)。特点:体格生长稳步增长。脑的形态发育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七、青春期青春期有一定差异:女孩: 11~12 岁到 17~18 岁。男孩: 13~14 岁到 18~20 岁。特点:第二次生长高峰,第二性征出现,生殖功能成熟。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生长 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