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2年3月3日姓名班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组别动物细胞融合【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3.观察动物细胞融和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实验原理】A.细胞融合的方法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者诱导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目前人们已经发现有很多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包括病毒诱导融合、化学诱导融和和电激诱导融合。1.病毒诱导融合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这类病毒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但该法由于病毒的灭活较为复杂,故实验室多不采用此法用于细胞的融合。2.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PEG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3.电激诱导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B.PEG诱导细胞融合聚乙二醇(PEG)结构为:HOH2C(CH20CH2)nCH2OH,为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量的多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普遍认为聚乙二醇分子能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导致细胞膜由于脱水而膜结构发生改变,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从而使细胞发生融合:细胞融合率是指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内,已发生融合的细胞核总数与该视野内所有细胞(包括已融合的细胞)的细胞核总数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该方法的优点是:用法简单,容易获得融合体,融合效果好。实验室常用分子量为400-6000D的PEG用于动物细胞的融合,动物细胞的融合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PEG的浓度,作用时间,PH等。一般来说,PEG相对分子量越大,融合效果越好,而PEG的浓度通常为40%~60%。PEG的作用时间通常为:1~5min,作用温度为:38~40℃,常使用GKN液将溶液的PH调节至8.0第1页共5页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2年3月3日姓名班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组别~8.2。同时GKN液还可以调节动物细胞的渗透压从而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实验用品】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50%PEG、GKN液(NaCl8g,KCl0.4g,Na2HPO4·2H2O1.77g,NaH2PO4·H2O0.69g,葡萄糖2g,酚红0.01g,溶于1000ml双蒸水)、Alsever’s细胞保存液、0.85%氯化钠溶液;3.器材显微镜、离心机、烧杯、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带刻度)、液体混合器、胶头滴管、废液缸等。【操作步骤】1.鸡血红细胞的制备与保存用无菌注射器抽取Alsever’s细胞溶液2ml,再从鸡翼下静脉取血2ml,取出后至于离心管中再加入6mlAlsever’s细胞溶液,混匀并封口,至于4℃的冰箱中保存。2.PEG诱导融合1)取鸡血1ml+4ml0.85%的NaCl溶液,在1200r/min的离心机内离心5分钟。2)将离心后的溶液,去上清液后,剩余约0.1-0.2ml。在沉降血球中,加入GKN液至4ml,使之成每毫升含血球15000万个,即15x103个/ml。3)取上述1ml加0.5ml60%的PEG液,先静置使之呈明显的分层3min,然后用液体混合器将液体混匀,停留1-2分钟,即可镜下观察。4)取上述制备的液体约半滴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观察时注意找不同融合时期的融合细胞进行观察与拍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第2页共5页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图1两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