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与生产用房项目卸料平台安全施工方案汇编生产性急性中毒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预防和减少、控制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及《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应急管理办法》等,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并指导淄博大成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的应对工作。2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1 生产性急性中毒的定义生产性急性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区域内由于设备系统泄漏、防护装置缺损、个人防护不当或人员违章操作以及缺乏现场安全工作规定的指导等原因,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毒性较大的物质突然接触到人体体表或进入人体内,导致出现头痛头昏、全身无力、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闷、气促、昏迷甚至死亡的事故。2.2 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分类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有以下三类:第 1 页 共 1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刺激性气体中毒。主要有盐酸、硫酸、氯、氨等,多发生于意外泄漏或喷溅事故,短时间高浓度吸入或接触引起。2)窒息性化合物中毒。主要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多发生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与个人疏于防护,进入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作业区域引起。3)有机化合物中毒。主要有汽油、甲醇以及其他有机化学溶剂,由于人员违章操作,导致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引起。2.3 中毒因素与物质根据常见的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中毒原因和类型,以及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系统特点等,生产性急性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下:1)在通风条件差、缺氧状态及密闭容器内呼吸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体,引起二氧化碳中毒;2)火灾现场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火灾区域内人员吸入后,因浓度过大,短时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循环水管道、污水沟、隧道、垃圾池等,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人员进入上述区域吸入后,造成硫化氢中毒;4)储氨及加药设备泄漏造成氨中毒;5)储氯设备氯气发生泄漏,造成氯气中毒;6)电气六氟化硫开关六氟化硫气体泄漏,造成中毒;7)化学药物运输、装卸及化学制水过程中人员皮肤被酸或碱性化学物灼伤;8)化验人员误用化学药品,引起中毒;9)其他原因造成的生产性急性中毒。2.4 生产性急性中毒的危害程度Ⅲ 级状态:可能导致人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