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终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萨力巴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旗委、旗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使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基本情况 萨力巴乡辖 8 个行政村,61 个自然村,112 个村民组,5409 户 2.1 万口人。其中农业人口 20483 人。总土地面积 58 万亩,其中耕地 13 万亩,林地 24 万亩。人均耕地 6.2 亩。全乡共有 4 个重点贫困村,分别为张家营子、老牛槽沟、乌兰召和城子山村。2017 年共完成脱贫人口 229 户 497 人。通过动态调整,新识别 39 户 91 人,截止 2017 年底全乡共有贫困人口 633户 1122 人。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抓手促增收。一是“菜单”种养带动。统筹扶贫项目和资金开出“扶贫菜单”,引导贫困户自主“点菜”,重点引导贫困户发展肉驴、肉羊等主导产业和杂粮杂豆种植。共覆盖贫困户 176 户 379 人。完成租驴 11 头,覆盖贫困户 6 户11 人。购基础母驴 127 头,覆盖贫困户 105 户 230 人,从山东引进基础母羊 421 只,覆盖 52 户 106 人,新建棚圈 800 余平,覆盖 13 户 32 人。二是企业带动。积极引进阜信源、东大品证及牧原等优势企业,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主导作用和金融资金的引导协同作用,使贫困群众资产入股有股金,就近打工挣薪金,通过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实施资产收益覆盖 490 户776 人。三是特色产业带动。充分发挥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运用各种扶贫模式,使更多的贫困户融入产业发展,依托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形成村有发展项目、户有增收产业的脱贫产业格局。今年,共发展实施农业 108 亩,引进赤峰瑞发生物科技进行棚内种植,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注资 30 万元左右,解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30 人左右。四是开展帮扶带动。通过各级各部门帮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到扶贫攻坚中来,通过培训等方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第 1 页 共 3 页持和参与扶贫助困的良好氛围。市安监局积极协调资金 70 万元,为帮扶单位解决实际困难。旗总工会帮扶工作队(乌兰召村联合党支部)自购育肥羊 100 只与天奎养殖合作社合作养殖,每年拿出利润 5000 元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基金,从而实现脱贫。 (二)易地搬迁出实招。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进行易地扶贫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