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说课稿莲湖区八一街小学 李瑞娜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以下我来说说今天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矛和盾的集合》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整册教材第 25 课的课文。本单元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 怎样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本文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二、说教学理念和目标(一)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提出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还教给他们理解词语的方法。在课堂上我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同时也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思考动笔画的方法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理解文中关键句,培养学生边默读边动笔边思考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2.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思维过程。3.难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思维过程。三、说教学内容和教法学法(一)说教学内容我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确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重点是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