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粘弹流体性能的影响[摘要]: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高的界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krafft 点,可以形成良好的超分子结构,并且水溶性好,增溶性强。本文利用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 GC18-2-18,用黏度计和流变仪测试研究 NaCl、KCl、苯甲酸钠乙酸钠的浓度对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黏度和粘弹性的影响,并用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对油水界面张力进行研究测试,通过研究表明,随着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 GC18-2-18 浓度的增大,其溶液黏度呈现增大趋势,溶液的液 tanδ 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溶液的 tanδ<1。当 GC18-2-18 的浓度为 0.5%时,溶液的粘度最大为 26.98mPa•S。浓度的增大是使溶液中形成体积更大空间结构更紧密的胶束结构,有利于增黏效果。KCl 对 GC18-2-18 溶液黏度的影响不明显,黏度变化从 26.98mPa•S 到 25.47mPa•S 乙酸钠对 GC18-2-18 溶液黏度的影响最显著,黏度变化从 26.98mPa•S 到 3.28mPa•S。随着 NaCl 和苯甲酸钠浓度的增大,溶液的黏度均降低。同时 NaCl 和 KCl、苯甲酸钠和乙酸钠都不具备协同增黏效应。上述四种添加剂可以降低阴离子双子的油水界面张力与表面活性剂溶液 GC18-2-18。用 NaCl 和 KCl 浓度的增加,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增加,然后再下降,和 KCl 的效果更显著。苯甲酸钠和乙酸钠将提高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当浓度为 0.5%时,溶液的油水界面张力达到 0.605mN/m 和 0.901mN/m,溶液的界面张力不能保持在超低水平。关键词:粘弹流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黏度;油水界面张力;粘弹性第 1 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当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二次油田开发时期,二次油田开发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高的含水,且在油田的二次开发中呈现原油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等诸多特征。基于此通过引入三次采油技术可提升当前油田的开采效率,提升水驱后剩余采收率的应用以及油田开发,因而三次采油应用的后期处理已然成为研究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表面活性剂驱油为如何降低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原油储量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要有效利用表明活性驱动剂,提升原油开采效率,需要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相对而言,传统的活性剂分子由疏水链和亲水基两部分构成,因而在单独使用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水平,但双子面活性剂具有的优良特性可保证活性剂具有良好性能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和应用成为近些年来石油领域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