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洛依德自传》有感 1500 字 jimplebb 佛洛依德是心理学的祖师爷,大家都调侃叫他"老佛爷".他的名气太大了,进这一行的人不管是不是精神分析取向,都得在思想间拜见他。我很羞愧,才刚第二次读完《佛洛依德的自传》。要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学术成就,必须探究他所在时代背景和他生活经历,我个人认为最好还可以多结合着一些老师的个人见解和指导,这样会更有收获和高效。 这不,看这本书的前后我分别听了丛中老师和王浩威老师关于精神分析的课,他们都给了我不一样的作用和思想精华。不可否认,我在写这篇读后感时不可避免的有来自他们的思想,或者说他们的讲解为我去了解认识和学习佛洛依德思想和精神分析观点这件事情上,减少了很多阻力。写读后感,一来是巩固和定格我对知识的阶段性理解,"只有说明白了才真的明白";二来这是我在读书中最真切的感受,有投向自身现实生活的,有投向学术理解的,我愿意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佛大概也不知道自己最后会成为后人敬仰的精神分析创立者,但读着读着好像他又是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所发现,他是一步步靠近,有时这一步很长,有时这一步很短,有时这一步有点绕,有时这一步无比坚定,有时这一步了无声息,有时这一步掷地有声。最初在生理实验室研究医学神经系统,后来因为经济压力成为医生开始接触现实案例(竭斯底里),成立家庭后又开始"创业"独立行医,期间研究过催眠术,发现了自由联想,发表梦的解析,在后期陆续发表了他的学术观点,在质疑声中完成了精神分析的核心架构和确立了他在精神分析的鼻祖地位。 即使你的思想追随者也会人聚人散人来人往,这跟你的思想是不是真理没关系,保持一份坦然就好。佛的学术思想光芒照耀了很多人,但也招来很多刺耳的声音,有冲破传统禁锢时被打压的声音,有现实面前被人质疑对错的声音,有学术发展路上被人挑战权威的声音,还有很多人在跟随中半路离他而去另辟天地。我们后人站的是上帝视角去评价对错,但对错不重第 1 页 共 2 页要,我看到的是他对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和独立的思想,这是我要体会和收获的。"等我认清了我所碰到的这种抗性不可避免时,我在这方面的敏感性就大大降低了,而且这时我的孤立状态也慢慢地结束。" 泛性论是老佛爷的专利,我们应该还原他对性本能的理解。"我对性观念的引申是两方面的:第一,性一直都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则把性从中分离出来,而视为是一个包罗更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