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珠回归》读后感VIP免费

《明珠回归》读后感_第1页
1/12
《明珠回归》读后感_第2页
2/12
《明珠回归》读后感_第3页
3/12
《明珠回归》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我读后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说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对香港实施管辖,行使主权。可是到了 19 世纪中叶,英国发动了海盗式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永久割让香港岛。从此我们与香港岛分割开了。就算如此英国人民还不罢休,1898 年又一次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将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岛屿也租借给英国,租期为 99年,到 1997 年 6 月 30 日期满。读到这里我感到悲愤。可是邓小平同志在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中,向全世界表示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 决心。我觉得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的智慧和胆识,可能香港还被英国统领着。 现在我们的国土,澳门和香港都重新跨进祖国的怀抱,还差台湾,但是我相信两岸人民虽然分开着,可是我们心连心总有一天台湾一定也会跨进祖国的家门。 读《回归道德智慧》一书有感 最近,利用暑假的时间读了吴安春写的《回归道德智慧》一书,感到收获颇丰。 《回归道德智慧》一书共有六章:第一章道德智慧的文化探究; 第二章道德智慧的内涵、形态及精神实质;第三章道德智慧的境界、功能及特征;第四章道德智慧教育;第五章教师的道德智慧发展研究;第六章教师道德智慧发展的支持性条件。这本书从道德哲学、道德教育学、道德心理学视阈融合的角度,通过“厘清道德智慧的基本内涵、对道德智慧进行学理解析、关注向道德智慧回归的道德教育和教师 问题”三个方面层层递进,揭示了向道德智慧回归的道德教育问题。它针对以往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人文精神失落的现象,呼唤以人为本、重新回归人性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重视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继承和国外道德智慧的吸纳,建构了具有第 1 页 共 12 页人文气质和理性精神的道德智慧心理和道德智慧教育理论,为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同时也对在德育中始终处于一个规范引领者姿态的教师的道德智慧的培育与发展,做了重点剖析。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具有道德性的实践活动。它要关心人、帮助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个具有感性生命的个体,通过人类的教育活动而成长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人,成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誓言。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之人格化的承担者,以关心下一代的福祉为职志,要为下一代的幸福而筹划与奉献。教师所承担的特殊角色 及其工作是教育道德性 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明珠回归》读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