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有感 根据省委党校的教学安排,我们中青三班一支部第二小组以乡村振兴为研究主题,在饶宏斌副主任和曾小龙副教授带领下于 11 月 4 日至 8 日前往省农业农村厅、XX 市、XX 市开展专题社会调查。基于我们在党校学习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及广东的实践探索报告,关于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本对乡村振兴了解甚少的我对这个问题多了很多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也有一些思考和感悟。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为什么这么重要。从国家发展的层面上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从中华文化的层面上看,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写,“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承载着无比厚重的文化属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无数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从乡村现状的层面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也在拉大。基于巨大的人口流失,农村地区的发展乏力,乡村一度出现了荒置、“空心”等问题。 具体到广东的情况看,我省是第一经济大省,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最突出的短板,如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广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重大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满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广东实现“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这次社会调查,我们有机会与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围绕我省第 1 页 共 3 页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问题等开展深入交流,实地调研了河源、梅州多个镇 10 多个村、涉及农业产业项目、人居环境改善、基层党建、乡村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亲眼看到河源、梅州广大乡村的积极变化。自去年 4 月我省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以来,两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层层抓落实,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振兴之路,财政投入力度加大,产业发展动能增强,基础设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