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心得:“农民教授”李保国身上有“三气”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李保国同志 35 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 当前,全党上下都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是基础,做是关键”,“农民教授”李保国用他身上的“三气”,为我们深刻诠释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值得学习。 “土”气。李保国很“土”。其貌不扬,穿着朴素,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 10 多年。有人说他不会讲究,可是他却说西装革履,怎么和农民坐一条板凳,咋进果园教技术。为了与农民更亲近,除了衣着,李保国说话也很 “土”,比农民还农民,为的就是给农民讲课时通俗易懂,让大家容易接受。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与其说李保国很“土”,不如说他很“真”,对待群众真心实意,用最质朴的姿态与群众在一起。共产党员要学李保国身上的这股“土气”,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多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并肩而立,相对而坐,充分听取贫困群众的意见,只有真正与困难群众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狠”气。李保国对自己太“狠”,他扎根山区 35 年,每年深入田间地头 200 多天,常常是早上五点起床上山,晚上七八点钟返回,几个馒头一瓶水,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心扑在绿山富民上。一张简单的越野车就是他移动的“家”,行车 4 万多公里,困了就在车上休息,马不停蹄,从一个目的地驶向另一个目的地。他是大学教授,博导,在学校承担了 8 门研究生课程和 3 门本科生课程,从未因忙不过来调第 1 页 共 2 页过一次课。他患有重度糖尿病、疲劳性冠心病十来年,却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病人。他白天在田间地头工作,晚上挑灯熬夜改写论文、做学问。他不怕苦、不畏难、不松懈,忙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天。吃苦耐劳从来就是共产党员与身俱来的品质,无私奉献,勤勉敬业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学习李保国,就是要学习他对自己的“狠”气,共产党员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再狠一点,要求高一些、再高一些,用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作出一流的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