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撒哈拉沙漠》有感 人的一生就好比浩瀚星空下萤火虫的光亮转眼即逝,智者们则说人生要有意就要好好活,我想三毛正是明白这一点才自我放逐,也才决定去那个落后的荒凉的沙哈拉沙漠。但在她的眼中撒哈拉沙漠是她前世的乡愁,对它有深深的眷恋之情。撒哈拉沙漠是一个冷淡的沙漠,上面炎热干燥,荒芜人烟,而三毛却用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以轻松地笔调描绘出来,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存在着这样一个部落。 在她决定孤身一人决定前往哪个整天狂沙飞舞、气候变化多端的沙哈拉沙漠时她的朋友却不以为然,唯独只有他的父母和丈夫支持她。她也并没有因为想到离开自己舒适的生活环境之后而没有朋友在身边没有父母陪伴而放弃。最后她还是悄然的离开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精神。 三毛以忧郁的情绪带着我们进入撒哈拉沙漠,让我们看到很多关于落后地区的故事悲剧,让我们看到很多沙漠里的人们在远离知识的情况下是过着的生活,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不同层次的文明的对比和碰撞。 撒哈拉的沙漠是一片壮美而浩瀚的沙漠,却也是一片精神文明的荒漠,三毛用一颗善良的心将一个黑暗的社会用轻松的笔调描写出来,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迂腐愚昧的部落——撒哈拉威人。这里的人们都不识字,妇女常年用深色的裹身布包住自己,面带黑纱,即使病了也不去医院,因为医院的医生是男人。于是好心的三毛只能将自己手边所有的食物和药留给了穷苦的撒哈拉威人。聪明的她用自己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和自身经验为邻居妇女们治好了一些小毛病,渐渐的邻居们有什么头晕身疼的都来找她取药。她说自己是“非洲巫医”,丈夫劝阻她不要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她只能无奈的笑笑,然后固执的跑到每一个需要她帮助的妇女家里。她也知道这样子很冒险,可是这里的文化禁锢了女人的自由,善良的她无论如何也没法眼睁睁的看着她们痛苦受折磨。于是,当姑卡的脚生疮时,她用中国的老药方黄豆医好了;当邻居的母羊生小羊衣胞下不来时,三毛用在书上看到的方法给羊灌酒救了它;第 1 页 共 10 页当沙蒂的表妹就快饿死时,是三毛从她的脸上看到了饥饿,教她捡回了性命;还有帮法蒂玛生小孩,用指甲油帮别人补牙……促使她大胆行医的是那些宁愿病死也不去看医生的妇女,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医生是男人。这些足以让我们看到远离文明的封建与文明中的智慧,有着令人心酸的反差和难以言说的疼痛。 三毛是个眷恋沙漠生活的女子,贫瘠广漠的大沙漠在她眼中充满了无穷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