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语文 33(乡土情结)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1考试卷VIP免费

高一语文 33(乡土情结)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1考试卷_第1页
1/6
高一语文 33(乡土情结)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1考试卷_第2页
2/6
高一语文 33(乡土情结)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1考试卷_第3页
3/6
苏教版 45 分钟课堂达标测试(乡土情结)筑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眷恋(juàn) 连缀(zhuì) 辜负(ɡū) 雨雪霏霏(fēi) B.巍峨(wēi) 欷歔(xī) 翘首(qiào) 安然无恙(yànɡ) C.悠邈(miáo) 低徊(huí) 谪居(zhāi) 小人所腓(féi) D.发轫(rèn) 寥落(liáo) 搭讪(xiān) 忐忑不安(tè) 提示:B 项,“翘首”的“翘”应读“qiáo”;C 项,“谪居”的“谪”应读“zhé”;D项,“搭讪”的“讪”应读“shàn”。 答案:A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绝纶 离乡被井 苍茫 费尽心机 B.静谧 糜使归聘 焦燥 萍飘四方 C.悠藐 悲欢离和 惠赐 繁华酥骨 D.潦倒 概莫能外 筏船 粉身碎骨 提示:A 项,纶—伦,被—背;B 项,糜—靡,燥—躁;C 项,藐—邈,和—合。 答案:D3.调整下列句子画线处错误的语序。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星一月,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寒一暑,一丝一缕,一时一俗,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调整为: 提示:先把同类的归在一起,再排出大类的合理顺序。 参考答案: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4.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扣住“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概括。 参考答案: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5.文中一连用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提示:人一离开乡土,就“失根”就“因风四散”,渲染了游子的孤苦无助。 参考答案:“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戚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语文 33(乡土情结)同步达标测试 苏教版必修1考试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