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学全部 第二章 垄断,⒈垄断优势论的产生背景。 该理论以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企业的特定优势两个基本概念为前提,指出市场不完全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从而标致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开端。 ⒉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的根源,市场不完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产品市场不完全,产品的差异性、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等; ⑵要素市场不完全,专利、技术诀窍、资本获得能力等差异。 ⑶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 ⑷政府干预程度、税收、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⒊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投资的直接动因 ⑴资金优势⑵技术优势⑶信息与管理优势⑷信誉与商标优势⑸规模经济优势 ⒋垄断优势论的发展和完善。主要人物,海默、金德尔伯格,约翰逊,凯夫斯,尼克博克 ⒌垄断优势论简评 正面,垄断优势论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先河,同时其对不完全市场结构以及企业垄断优势的分析,为以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负面,垄断优势论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其理论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内部化理论 ⒈内部化理论的产生背景 起源于科斯的内部化理论。所谓内部化,是指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以内部的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⒉内部化的主要内容 ⑴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其一,企业在所谓的不完全市场上从事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二生产要素特别是增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其三,内部化跨越了国界产生了跨国公司。 ⑵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产业因素、国家因素、地区因素、企业因素。 ⑶市场内部化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经济效益 第一,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二,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三,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四,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支付成本 第一,资源成本。 第二,通信联络成本。 第三,国家风险成本。 第四,管理成本。 ⒊内部化理论简评,详见 p38页。 折中理论 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产生背景 邓宁综合结构市场不完全因素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因素,系统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形成及其对外投资行为。 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宁认为,现代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的动因是多重的,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