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毒与灭菌技术进展VIP免费

消毒与灭菌技术进展_第1页
1/15
消毒与灭菌技术进展_第2页
2/15
消毒与灭菌技术进展_第3页
3/15
消毒与灭菌技术进展一、基本概念和消毒观念的改变(一)基本概念1•灭菌保证水平(Sterilityassurancelevel,SAL)灭菌后产品上存在单个或微生物的机率,国际上规定产品的灭菌保证水平为 10-6,即在经灭菌处理后应使终末产品未达到灭菌要求的最大机率(每个样本中有菌存活的机率)不超过百万分之一。即若物品的原带菌量为 106,达到10-6灭菌保证水平所需要的时间应为 12 个 D 值。2.D 值:指杀灭 90%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二)消毒观念的改变1. 手消毒:取消了消毒剂泡手消毒。改用流动水洗手,速干手消毒剂和免洗消毒剂揉搓手消毒。2. 供应室消毒:洗消程序由消毒—清洗—灭菌,改为清洗—消毒—清洗—灭菌。3. 实验室生物安全:使用洁净工作台,只对实验样品进行保护。现改用生物安全柜,对实验样品、操作人员和环境均要保护。原仅对甲类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严格的要求,现对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包括条件致病菌)均有要求。4. 医疗废物处理:处理程序由先毁形、消毒,再打包焚烧。现改为分类存放,集中储运进行消毒灭菌处理。采用多种方法,除了焚烧外,还有蒸煮法、干热灭菌法、化学处理法、微波处理法、电子加速器等方法。5. 微生物对理化消毒因子的抗力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抗力问题:一般认为细菌芽孢抗力最强。现认为朊毒体抗力更强。浸入 1NNaOH1h,冲洗放入开放的容器中,121°C1h。或浸入 1NNaOH1h,不冲洗,直接 121C1h,或 121C2h或 134C18min。(1)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由 A 到 G 为由弱到强。A 艾滋病毒、正粘病毒、副粘病毒、疱疹病毒、豆苗病毒、冠状病毒、其他有包膜病毒、革兰阴性杆菌、某些丝状真菌、革兰阳性球菌、人乙肝炎病毒B 金黄色葡萄球菌、双向性和丝状真菌、酵母菌、藻类、某些革兰阴性杆菌、细菌繁殖体C 腺病毒D 轮状病毒、某些真菌抱子、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微小病毒(SSDNA)、甲肝E 结核分枝杆菌F 细菌芽胞枯草杆菌芽胞、梭状杆菌芽抱G 朊毒体(感染性蛋白质)(2)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抗力细菌对紫外线的抗力细菌种类uv 照射剂量(yW・s/cm2)大肠杆菌3900金黄色匍萄球菌6000霍乱弧菌6500结核分支杆菌10000铜绿甲单胞菌10500枯草杆菌11000鼠伤寒沙门氏菌15200枯草杆菌芽抱22000病毒对紫外线的抗力病毒种类uv 照射剂量(yW・s/cm2)脊灰病毒6600甲肝病毒8000真菌对紫外线的抗力真菌种类uv 照射剂量(yW・s/cm2)扩展青霉菌22000灰绿霉菌88000黄曲霉菌99000黑根霉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消毒与灭菌技术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