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中以寄生虫污染范围最广,危害最大。()♦2.微生物中使食品产生不良气味和味觉的酶为细胞外酶。()♦3.食品腐败变质时,首先是感官性状发生改变,其次是食品成分分解,最后受到微生物污染。()♦4•低温储存食品可起到杀死微生物的作用。()♦5.巴氏杀菌法优点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风味和特性。()♦6•盐腌制法的原理是提高渗透压,其浓度在 8〜10%可杀死微生物。()♦7.酸发酵法是利用乳酸杆菌和醋酸杆菌等发酵产酸,防止食物腐败。()♦8.食物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食物已经受到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9.黄曲霉毒素不属于肝脏毒。()♦10.黄曲霉毒素的预防以去毒为主。()♦11.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品种以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为严重。()♦12.生物富集是指化学物质每经过一种生物体,其浓度就有一次明显降低。()♦13•当食品 pH 为 4.5 以下时,致病菌和绝大部分的腐败菌都可以被抑制杀死。()♦14.只有黄曲霉菌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15.食品污染的污染源是外来的。()♦16.食物中毒属传染性或亚急性疾病。()♦17.食物中毒患者对健康人不具传染性。()♦18.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五种临床表现中不包括类伤寒型。()♦19.彻底加热也不能杀死肉毒梭菌。()♦20.有毒食品是含有毒性物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21.中毒原因的调查中一般以发生中毒的个人为起点。()♦22.中毒患者个案调查一般在一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后期进行。()♦23.食品的菌落总数是判断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24.食品的菌落总数与食品的腐败产物没有关系。()♦25.食品腐败中蛋白质分解主要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26.食物中毒的调查方法要进行三方面的工作中包括流行病学调查。()♦27.食物中毒临床诊断中,潜伏期对判断中毒类型是主要的线索和依据。()♦28.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低时,有利于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29.蜡样芽抱杆菌在酸性、无氧环境下可很好地生长。()♦30.蜡样芽抱杆菌更易污染谷物食物。()♦31.霉菌可在各种环境下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如果人食用了霉变食品。即可因霉变在人体内产生大量毒素而中毒。()♦32.带绦虫、蛔虫、姜片虫和旋毛虫都可致腹泻。()♦33.人的消化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杀死姜片虫幼虫。()♦34.冷冻食品应贯彻慢冻慢解和快冻快解的原则。()♦35.食品在物理、化学和有害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可失去原有的色、香、味,形而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