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设备的分类、原理、及各优缺点一、C T 检查概念: 计算机体层摄影( computed tomography, CT )扫描仪利用 X 线对人体某一范围进行逐层的横断扫描,取得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重建的图像。获得的图像为人体的横断解剖图,并可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三维的重建图像。分类: 根据 CT扫描机探测器的阵列数,将CT分为单排、双排、多排(16 排、32 排、 64 排、 128 排等)。原理: 人体各种组织(包括正常和异常组织)对X 线的吸收不等。 CT即利用这一特性, 将人体某一选定层面分成许多立方体小块,这些立方体小块称为体素。 X线通过人体测得每一体素的密度或灰度,即为 CT图像上的基本单位, 称为像素。 它们排列成行列方阵,形成图像矩阵。优点: 1、密度分辨率高 2、是横断面图,可连续扫描若干层,可作冠状、矢状重建。 3、由电子计算机重建的图像,不与邻近体层的影像重叠。4、 CT 值可提供诊断参考价值。 5、增强扫描能了解肾脏、 肝脏等脏器的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和灌注状态,定性价值高。缺点: 1 、图像空间分辨力不如X 线图像高。 2、观看横断面图要有丰富的断面解剖知识。 3、有一定的局限性 4、病变的密度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变,平扫易漏诊,须增强扫描。 5、有 X 线辐射影响 6、使用血管内含碘造影剂,有碘过敏危险。二、M R 检查概念: 利用人体内固有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共振现象,吸收能量并释放 MR信号,将其采集并作为成像源,经计算机处理,形成人体MR图像。分类: 根据磁场的强度,将磁共振设备分为不同的档次即:低、中、高、超高场机型。 0.5T 以下为低场强机,有0.2T 、0.23T 、0.3T 、0.4T、0.45T 等, 0.5T -1.0T 为中场强机, 有 0.5T 、0.7T、1.0T 等,1.5T 为高场强机, 3.0T、4.7T 、7.0 T、9.4T 为超高场强机。原理:磁共振成像(MRI) 的基本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 引起氢原子核共振, 并吸收能量。 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优点: 1、无辐射损伤。 2、多参数成像与高对比度3、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的提高 4、无骨伪影 5、任意方位断层直接成像6、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功能诊断的提高 7 、对水敏感性高, 高场核磁共振对小囊肿诊断能力远高于其他。8、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