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扶贫专项监督检查报告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甘办发〔20XX〕25号)精神,从去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扶贫监督检查任务安排给了我们甘肃社会主义学院。我们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对生态扶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决定,及时安排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20XX年生态扶贫监督检查建议落实情况20XX年,学院对庆阳、平凉、临夏、甘南4个市州的8个县19个乡镇的生态扶贫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共为省委省政府汇报督查建议5条,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林业和草原局及地方党委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所提的5条建议,4条已得到落实,1条积极争取落实。一是关于“进一步摸清林业生态资源底数,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扩大选聘生态护林员岗位规模的建议”。省林草局积极向国家林草局汇报衔接,在去年生态护林员项目资金3.15亿元、选聘生态护林员40671人的基础上,20XX年新增生态护林员项目资金1.85亿元,累计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58.7%;新增护林员22468人,共计达到63139人,同比增长55.24%。生态护林员补助已成为脱贫攻坚中贫困群众收益最直接的项目之一。二是关于“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宣传力度的建议”。今年,我们通过监督检查,实地了解掌握,随着各级各部门宣传力度和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广大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地生态保护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进一步提升。三是关于“增强生态扶贫项目季节性意识,缩短相应项目程序及时间的建议”。随着全省“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据基层反映,20XX年生态扶贫项目计划下达及时,并缩短了项目申报、评审等环节的时间,确保了造林绿化项目的正常开展。第1页共8页四是关于“据实统计和掌握符合退耕条件的土地数据,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退耕还林计划任务的支持,将全省符合退耕条件的坡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计划建议”。在去年全省下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61.6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下达了29.11万亩。五是关于“针对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投入,特别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支持建设上水提灌工程,扩大生态绿化面积,提高造林成活率,巩固生态建设成效”的建议。省林草局和省水利厅表示在今后的造林工程和项目实施中,一方面向国家争取,一方面视省上的财力加大这一方面的支持力度。总之,去年我们所提的5条建议,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得到了基层的广泛认可。二、20XX年生态扶贫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今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由院领导带队,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轻车简从,分组深入天水、陇南、定西、白银四市的八个深度贫困县(区)进行了监督检查。本次监督检查以挖掘亮点、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重点,以服务和推进生态扶贫为目标,主要采取座谈交流、察看项目、查阅资料、走访入户的方式,聚焦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林业产业、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扶贫项目,在秦安、张家川、宕昌、武都、靖远、会宁、渭源、XX县区8个县(区)深入16个乡镇,32个村,共召开座谈会32场(次),察看林业项目点45个,走访生态护林员137户,详细了解了生态护林员的报酬落实、选聘程序、护林员职责、管护面积及国家政策知晓情况,了解了林业产业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国土绿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生态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情况。从这次监督检查情况中明显感觉到,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天水、陇南、定西、白银四市和八县(区)对生态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坚决到位。在这次监督检查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天水、陇南、定西、白银第2页共8页四市八县(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严守生态“红线”,靠实责任、强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谋划,认真落实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的生态护林员、退耕还林、林果产业、生态效益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