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一、总论 1、项目背景 位于北部,河下游。307 省道、新河横贯境内,河、205 国道、正在建设中的新(沂)长(兴)铁路穿越南北,县城居其中央,扼南北之枢纽,控东西之咽喉。全县土地平衍,属黄淮平原,成陆较早。地形稍西高东低,略成倾斜,地面高程 5 米左右。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 夏商时属徐州 ,周时属青州,春秋末期为鲁国南境,战国时属楚国,秦初属薛郡,后属郯。西汉置厚丘县,隶属东海郡,立阴平、建陵两侯国。三国时立东海国,领厚丘、阴平、建陵等 11 县。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并入襄贲,另置僮县。梁武帝天监五年,废僮县,置僮阳郡。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改僮阳郡为郡。北周建德七年(578)始定县名。民国 29 年秋,中共淮海地委对境内区划作了较大调整,分设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潼阳县抗日民主政府、XX 县区抗日民主政府、XX 县区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淮海区专员公署;1949 年 5 月,撤销东海、潼阳、泗沭县,原辖区划归县,宿迁部分辖区划给,隶属淮阴行政专员公署。1983 年实行市管县,属 XX 市。1996 年 8 月苏北区划调整,属新设地级 XX 市。 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是古城封邑所在,自是留有较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如新石器时代的臧墩和六朝墓葬,西周时的孟墩、殷墩,前汉时的厚邱、阴平方城遗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留下的治水功业与诞生地有关的沟、庙、九龙口、霸王桥等;明代抗倭将领刘綎筑的营垒,清代性灵派诗人袁枚留下的袁公藤和古典雅秀的逍遥厅。其中有的经过装饰点缀,益发异采,有的被列入国家保护文物。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常使人引为自豪。古为纷争之地,近为革命老区之一。北宋时宋江义军活动于海、沭一带,南宋时韩世忠在此抗金。清顺治年间,以榆园山为首的农民义军,奋起反抗清庭统治。民主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李一氓等同志,皆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在大地上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和文化名人(如著名作家白夜、摄影大师吴印咸、“活红娘”宋长荣等)。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享誉中外故里、历史名胜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境内既无可供停车、餐饮、休闲、娱乐的大型场所,又无任何大型标志性建筑,严重影响了旅游观光和历史文化的发挥,给乃至宿迁的旅游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基于上述,本项目拟依托的一些历史名胜,按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