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DielsAlder反应VIP免费

DielsAlder反应_第1页
1/16
DielsAlder反应_第2页
2/16
DielsAlder反应_第3页
3/16
Diels-Alder反应姓名:黄园园专业:分析化学学号:2014210508•1.发现历程•2.反应机理•3.反应特点•4.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发现历程:TheNobelPrizeinChemistry1950•Diels-Alder反应(又叫双烯加成反应,简称D-A反应)是1928年由德国化学家奥托·迪尔斯(OttoPaulHermannDiels)和他的学生库尔特·阿尔德(KurtAlder)研究丁二烯与顺丁烯二酐作用时发现的,他们因此获得195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反应机理•D-A反应由共轭双烯与烯烃或炔烃反应生成六元环的反应,是有机化学合成反应中非常重要的碳碳键形成的手段之一,也是现代有机合成里最常用的反应之一。尤其在六元环系合成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woodward-Hofmann规则和前线轨道理论,D-A反应中双烯体的HOMO轨道和亲双烯体的LUMO轨道之间或者双烯体的LUMO轨道和亲双烯体的HOMO轨道之间的能量差越小,反应越容易进行。•因此双烯体上带有给电子基(D)和亲双烯体上带有吸电子基(A),或者双烯体上带有吸电子基(A)和亲双烯体上带有给电子基(D),都有利于D-A反应的进行,前者是正常电子需求的D-A反应,应用十分广阔,后者称为反电子需求的D-A反应,研究较少。•带有吸电子取代基的亲双烯体和带有给电子取代基的双烯体对反应有利。常见的亲双烯体:•常见的双烯体:•常见的吸电子基:•-NO2,-CN,-X,-C三C-,-OCH3,-OH,-C6H5,•-C=C-,-COOH•常见的给电子基:•(CH3)3C-,(CH3)2CH-,CH3CH2-,CH3-•D-A反应是一个协同反应,反应时,双烯体和亲双烯体彼此靠近,互相作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同时进行,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形成产物分子。反应是一步完成的,没有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反应特点•选择顺式加成。反应物原来的构型关系仍保留在环加成产物中。例如:•遵循内型规则,优先形成内型产物。其根源在于当采取内型方式时,亲二烯体上的取代基与双烯π轨道存在有利的次级相互作用。•优先形成“邻、对位”取代产物(对正常电子需求的D-A反应而言)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完成下列合成:•反合成分析:顺式邻二醇环己烯衍生物·合成路线:小结:•早在1928年Diels和Alder发表奠定D-A反应基石的论文中就预言:该反应是的天然产物及其相关复杂化合物合成的可能性更加贴近。•1937年Alder将该法用于萜烯合成。•在20世纪50年代初,D-A反应在Gates的吗啡合成,Stork的斑蝥素合成以及Woodward甾体合成中得到了卓越表现。•半个世纪以来由于D-A反应独特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成环能力,被越来越广泛应用到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2002年,为纪念Alder诞辰100周年,Nicolau等人对D-A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门的综述。D-A反应在现在有机化学合成中表现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DielsAlder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