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和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管理覃大卫主治医师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生后管理、早期诊断目录01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诊断、治疗及随访02习题讨论03第一部分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生后管理及早期诊断HIV阳性孕产妇中,约有15%~45%发生母婴传播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HIV母婴传播概率:发达国家为15%~25%,发展中国家为25%~45%,母乳喂养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婴传播是儿童HIV感染的主要途径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生后管理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生后管理喂养方式选择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按时有序添加辅食药物预防抗病毒药物,奈韦拉平或齐多夫定。生后6-12小时内尽早服用预防机会性感染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15%的艾滋病感染儿童新生儿出生时避免皮肤粘膜损伤及时清除各部位的母血、羊水及分泌物脐带严格消毒,避免母血污染产科干预选择性剖宫产避免有创助产措施出生体重齐多夫定用药剂量用药时间≥2500gAZT15mg(即混悬液1.5ml),bid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2500g且≥2000gAZT10mg(即混悬液1.0ml),bid<2000gAZT2mg/kg(即混悬液0.2ml/kg),bid出生体重奈韦拉平用药剂量用药时间≥2500gNVP15mg(混悬液1.5ml),qd母亲孕期即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药至出生后4~6周;母亲产时或者产后才开始用药者,婴儿应服用6~12周;母亲哺乳期未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婴儿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母乳喂养停止后1周。<2500g且≥2000gNVP10mg(混悬液1.0ml),qd<2000gNVP2mg/kg(混悬液0.2ml/kg),qd1、营养支持注意乳头保护,乳头皲裂、乳腺炎、乳腺脓肿显著增加传播危险2、预防母婴间密切接触传播接种禁忌:确诊HIV感染儿童禁止接种任何活疫苗;发育迟缓、经常性感染的儿童;CD4细胞百分比<25%,计数<1500/mm3的儿童3、免疫接种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生后日常保健020301041生后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感染早期诊断3未行早诊,或早诊结果阴性,于12、18月龄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必要的补充实验2各级医疗机构纳入高危管理,于儿童满1、3、6、9、12、18月龄,进行随访及体格检查4省级项目管理人员评估目标完成率、儿童早诊率、儿童预防用药率、6次随访率等指标,督促项目顺利进行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生后随访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早诊流程HIV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婴幼儿)生后6周采第1份血样本送检阳性反应阴性反应尽快采第2份血样3月龄再次采血送检阳性反应阴性反应报告“阳性”阳性反应阳性反应阴性反应阴性反应报告“阴性”继续随访尽快再次采样送检诊断婴儿HIV感染,传染病报告,提供转介服务继续儿童保健及随访,12月龄行抗体检测第二部分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没有临床表现2、孕期接受规范治疗孕期未接受全程、足量青霉素治疗接受非青霉素方案治疗分娩期1个月内才进行治疗1、孕期未接受规范治疗苄星青霉素G,5万U/kg,1次,分两剂双侧臀肌内注射3、预防性治疗方案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预防性治疗或随访至18月龄时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TPPA)仍持续阳性或随访过程中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由阴转阳或滴度上升且有临床症状或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阳性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测到梅毒螺旋体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RPR/TRUST),滴度高于母亲分娩前滴度的4倍先天梅毒的诊断单苄星青霉素G,5万U/kg,1次,分两剂双侧臀肌内注射击1、脑脊液正常者水剂青霉素G,5万U/kg,q12h,静脉滴注7天,之后q8h,共用药10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5万U/kg,肌注,qd共用药10天2、脑脊液异常者先天梅毒的治疗所有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进行定期随访(每3个月至18个月),提供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随访人群1、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阴性的儿童2、出生时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滴度低于母亲的4倍的儿童3、诊断先天梅毒的儿童4、出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