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编码即HS 编码,为编码协调制度的简称。其全称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 缩写为HS), 是 1983 年 6 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 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 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 于 1988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每4 年修订1 次 .世界上已有150 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 分类的。HS 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 类。 每类下面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章,共97 章,第二层次为税目,第三层次为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 ”, 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税目”( Headin 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 Su bheading)。如570110,前二位数指第57 章(地毯及纺织材料的其他铺地制品), 5701 指第57 章的第1 条税目(打结地毯),570110 指第57 章的第1 条税目下的第10 条子目,即羊毛或细动物毛制成的打结地毯。前6 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 HS 中,“类 ”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 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 ”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 52 章棉花,按原棉——已梳棉——棉纱——棉布顺序排列。二是按商品的用途或性能分类。制造业的许多产品很难按其原料分类,尤其是可用多种材料制作的产品或由混合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第64 章鞋、第 65 章帽、第 95 章玩具等)及机电仪产品等,HS按其功能或用途分为不同的章,而不考虑其使用何种原料,章内再按原料或加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