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手术后T型引流管的护理绵阳第三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谢惠胆道手术后T型引流管的护理绵阳第三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谢惠在肝胆外科行胆总管探在肝胆外科行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术后,在胆总管切开查或切开取石术后,在胆总管切开处放置处放置TT管引流,管引流,TT管的两个短管的两个短臂,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臂,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一条长臂由腹壁戳口穿出体指肠,一条长臂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外,接引流袋。放置T管的目的T管引流的护理出院健康指导T管引流护理体会T管引流护理体会放置放置TT管的目的管的目的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防止胆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防止胆汁渗漏、感染汁渗漏、感染支撑胆管,防止胆管狭窄。支撑胆管,防止胆管狭窄。作为预留通道,术后可通过作为预留通道,术后可通过TT管管进行胆道造影来明确胆道残石并通进行胆道造影来明确胆道残石并通过过T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TT管引流的护理管引流的护理妥善固定妥善固定有效引流有效引流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拔管护理拔管护理妥善固定妥善固定11、引流的整个装置需衔接紧密,避免渗漏。、引流的整个装置需衔接紧密,避免渗漏。22、、TT管出腹壁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管出腹壁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还应还应在皮肤上加胶布固定。在皮肤上加胶布固定。另外,在腹带和床单另外,在腹带和床单上再加固定,最新方法使用上再加固定,最新方法使用TT管固定器。管固定器。33、对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勿拉紧引流管,固、对病人进行各项操作时勿拉紧引流管,固定时给病人活动、翻身留有余地定时给病人活动、翻身留有余地,以免将引,以免将引流管拉脱。流管拉脱。保持保持TT管有效引流管有效引流11、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22、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注意引流袋放置的高度a.a.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平卧时不能高于腋中线b.b.站立活动时不能高于腹部切口站立活动时不能高于腹部切口33、患者在床上活动时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患者在床上活动时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打折或受压,经常挤捏。流管扭曲、打折或受压,经常挤捏。**预防感染预防感染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注意引流管高度注意引流管高度避免胆汁逆流引起感避免胆汁逆流引起感染染定时更换引流袋每周定时更换引流袋每周1-21-2次,最好使次,最好使用防反流的,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用防反流的,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正常情况下正常情况下,,肝脏每天分泌胆汁约肝脏每天分泌胆汁约600~1000ml600~1000ml。呈深黄色澄明的液体。呈深黄色澄明的液体似“菜油样”,术后似“菜油样”,术后24h24h内正常引出内正常引出深褐色或橙黄色胆汁,偶有少许絮状深褐色或橙黄色胆汁,偶有少许絮状物或泥沙样结石,量为物或泥沙样结石,量为300~500ml300~500ml,,恢复进食后可达到每日恢复进食后可达到每日500~800ml500~8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以后逐渐减少至200ml200ml左右左右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注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注意有无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同时同时注意观察体温、腹部症状及体征的变注意观察体温、腹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注意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化,注意大小便颜色及黄疸消退情况如量大色泽淡考虑肝功能不全,胆汁如量大色泽淡考虑肝功能不全,胆汁混浊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发现异常情混浊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况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拔管护理拔管护理拔管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时拔管后拔管后拔管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术后10-1410-14天左右,在天左右,在TT管腹腔段周围由大网膜等组织包绕粘管腹腔段周围由大网膜等组织包绕粘连形成牢固窦道,此时拔管,不会使连形成牢固窦道,此时拔管,不会使胆汁漏入腹腔。年老体弱或合并低蛋胆汁漏入腹腔。年老体弱或合并低蛋白血症、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白血症、糖尿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拔管指征拔管指征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失,血象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