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跨越中国制造解说VIP免费

跨越中国制造解说_第1页
1/63
跨越中国制造解说_第2页
2/63
跨越中国制造解说_第3页
3/63
共建伟大公司——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正规化、国际化、持续化! 第一集《制造的竞争力》 跨越中国制造(一)《制造的竞争力》 纪实段落 上班前、班长的训话:大家每天开工的时候大家都应该知道,我们每天都有一个产量,但是我们的时间只有 8 个小时,所以在真正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大家做的过程中 也需要大家互相帮助,不能够使任何一个人掉队。我们的口号是:“确保质量,提高效率!开工!” 解说: 这一个个年轻的中国人和这一双双手、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呈现过的中国表情,他们看上去太普通、太不引人注目,他们似乎不过是为了改变自己的收入状况而工作,但事实是、就是他们的双手、改变了全球经济的格局。 在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工资大约是每小时 16 美元,而在中国只是 0.50 美元。中国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只是美国的 4%,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当时是显而易见的。 采访刘积仁(东北大学副校长、东软集团董事长) 刘积仁: 事实上中国如果从它拥有的对全世界都有吸引力的地方,我认为就是我们中国的人力资源,这个人力资源大概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数量足够;第二个,学习能力特别快,就是他学的东西很快。还有一个 每个人都有梦想,这个是和许多国家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的这个特点,应该成为我们国家一个很重要的竞争能力。 解说: 中国制造竞争力最初的萌芽、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那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些华侨企业家把加工基地逐步转移到中国东南沿海,千千万万个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开始自筹资金和设备,从纽扣、拉链以及小螺丝做起,努力成为这些海外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开放和竞争、让这些家庭作坊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使外资企业不仅能享受到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给他们带来的利润,而且可以逐步实现零部件的本地低价采购,他们的价格竞争力也因此超越了他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 从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雏形、在中国东南沿海逐渐成长起来,中国制造也因此拥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意义和内容。 片花:太空看地球— — 广州 时间:2007 年 8 月 解说: 这里是香港联亚制衣设在广州番禹的工厂,典型的出口加工型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他们生产的女式套装占美国总进口量的 25%。 共建伟大公司——致力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正规化、国际化、持续化! 采访汪建中— — 香港联亚制衣总裁 我们联亚制衣就是说基本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跨越中国制造解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