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城乡社会救助意见VIP免费

关于城乡社会救助意见_第1页
1/5
关于城乡社会救助意见_第2页
2/5
关于城乡社会救助意见为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在全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组织实施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扎实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和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制度配套、形式有别。建立目标明确、形式有别、层次分明的社会救助体系框架,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着眼于社会救助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使各类救助对象都能及时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允许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实行不同的社会救助标准。三是法规健全、管理规范。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社会救助的各项政策法规,使社会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和工作到位,确保各种救助对象得到应有的救助。要加强乡镇、街道及城镇社区和农村的基层社会救助组织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城乡联动、分步实施。社会救助内容多、覆盖面广,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既要坚持面向全社会,统筹城乡,整体推第1页共5页进,又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实施,逐步到位。二、突出重点,健全制度(一)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根据当地基本生活必需品费用以及财政承受能力,实事求是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规范“低保”标准和保障范围。加强“三条社会保障线”的衔接,对领取失业保险金到期仍未实现再就业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要按规定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规范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评议、审定和发放程序,接受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要进一步规范操作,强化管理,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对农村特困群众的生活救助制度。要准确界定对象,合理评估家庭生活状况,严把救助对象入口关、救助资金发放关、救助工作监督关,真正把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特困家庭纳入救助范围。进一步完善以备灾、紧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和社会捐助为重点的灾民救助制度,强化灾害分级管理,落实地方救灾责任,确保灾民基本生活。(三)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本着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农村“五保”对象、特困救助对象等困难群众,因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要不断完善和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并落实困难企业、困难群体参保政策,加快多层次医疗救助体系建设,对少数患特大疾病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市居民,要通过建立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予以救助。有条件的县(市),可以探索城乡统一的医疗救助制度。(四)加快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农村敬老院、城市福利院等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两年内使全省“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城市“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90%以上。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入、多形式供养的保障机制。(五)积极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第2页共5页理工作。要完善救助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程序,让应该接受救助的人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救助工作。(六)切实保障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建立和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城乡社会救助意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