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导论1、实证分析 :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比如,2003 年中央政府发行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行为有什么影响?等等。)2、规范分析: 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目标的政策建议;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 并非客观的方法;较多受到人们的立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如:电信资费是否偏高?对汽油消费是实行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行是利还是弊?)3、判断规范和实证。(1)实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规范(2)如果限制小汽车进口,国内消费者就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实证(3)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规范(4)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实证(5)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入差距扩大是正常的。实证(因为没有提到对错)第二章 财政的目标与评价标准1、帕累托效率: 指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2、帕累托改善: 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3、生产效率 :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大的不同资源组合。4、产品组合效率 :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 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5、交换效率 : 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 不同的产品被最合理地为各个人所利用。(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大条件: 一般均衡分析生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 交换效率 )6、生产契约曲线 :是指在埃奇沃斯图形中, 不同生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生产契约曲线说明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中使用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的调整,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即实现生产的最优境界。OO'L KQ 1Q2Q3Q1'Q2'Q 3'gE 1E 2E 3LK2 埃奇沃斯框图:生产效率如果将埃奇沃斯框图中的等产量曲线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就形成一条生产契约曲线,该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帕累托效率点。7、生活可能曲线 / 产品转换曲线: 描述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由生产契约曲线演变而来衣服、大米8、交换契约曲线: 在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