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标准审计报告: 包括标准措辞的引言段、范围段和意见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任何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C 查询法: 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法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抽样风险: 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持续经营假设: 被审计单位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期后事项:是只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财务报表审阅: 注师接受委托, 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鉴证业务D 独立性: 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①实质上的独立, 是指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2)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事务所或鉴证系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起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收到损害。调解法:在审查某个项目时,通过调节有关数据,证实所需证明数据正确性的一种方法。当期档案: 那些记录内容在各年之间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和下期审计参考的审计档案。F 分析性复核: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主要的比率或趋势于预期数和相关的信息差异,分析性复合常用的方法有绝对数的比较分析和相对数的比较分析分析程序: 注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风险评估程序: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其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风险基础审计: 是一种有别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模式。它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风险评估: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的报告:用于经营管理、 合并或业务转让、融通资金等特定目的而实施审计的审计报告。法律责任: 以国家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