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问诊就是向病人或知道病情的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变化和诊治情况。问诊是病史采集的重要环节,体现了一个临床医生的综合技能,包括与病人沟通能力、医学基础、思维的条理性、概括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病史采集是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环节。病史采集是否确切、详尽,很大程度取决于问诊的方法和态度。因此,这也是职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重点之一。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问诊的方法一、问诊的方法•1、诚恳、耐心的态度,端庄的仪表是构建初次医患沟通的基石。作为一个医生,要在病史采集中发挥职业亲和力,注意语速、语调及运用合适的身体语言。要向牧师接待信徒一样,使病人感觉到医生的确在专心致志地关心自己的疾病。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2、从简单易答的问题入手,逐渐细化、深入是病史采集的基本方法。如姓名、年龄、职业、婚姻、住址、联系方式等。然后再问“您哪儿不舒服?”“病了多少日子了?”待交谈结之后,再逐渐引导病人描述症状。为了帮助病人按病情讲全讲清,可以插入一些启发的问题。当病人所述离题太远时,可以提一些与病情有关的问题,引导病人继续围绕本病叙述。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问答式问诊是病史采集的常用方法,系统性、逻辑性是关键。有的病人不善于主动陈述病情,问一句答一句。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应尽量不提问具体症状,如病人刚诉完咳嗽咳痰十几天之后,就不再向下讲了,这时医生可“咳嗽时还有哪儿不好受?痰是什么样的?”而不要问“有没有胸痛和血痰?”避免带暗示性的提问,这样很容易使病人信口附会,更应避免强迫性提问,迫使病人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提供迎合医生主观印象的材料。从而使病史采集背离实际病情,最终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当病人描述所苦以后,要本着现已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根据所苦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来因势利导的采集病史,往往较为便捷和顺利。但这需要较强的专业基础作为后盾。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4、不断思考、不断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是病史采集的深加工。这个过程是医生提炼主诉的关键,是医生综合技能的重要体现。•5、按时顺序编写成病史。录入病历中,是病史采集的终末环节。病历作为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件,真实性、完整性必须得到保证,这涉及到医生的职业素养,也是防患医患纠纷的关键。时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以法行医应警钟常鸣。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问诊注意事项二、问诊注意事项•1、问诊语言要通俗易懂,不要采用医学术语。如病人使用医学名词时,要问清具体含意,判断其使用是否确当。•2、由于病人一次不一定能按病情叙述得完全、正确,加上病情还会发生变化,因而在复诊或例行查房时,注意及时补充或更正。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3、对待按病情介绍代诊的病人,也要详细问诊,完善你亲自诊疗的第一手资料。医学实践必须身体力行,不可盲从前医或专家采集的病史诊断,以免导致多米加骨牌现象一误再误。•4、问诊一般在体检之前进行,但如遇急救,可边查边问,在病情稳定后再详细问诊、记录。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三、问诊内容三、问诊内容•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姻、国籍、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身份证号码、邮编、联系电话等。代诉人与病人的关系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提炼概括主诉是病史采集的核心内容,切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