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给客户一种被满足的感觉(职场经验)五一节,在某酒楼宴请一些朋友。酒足饭饱之后,准备买单。服务员拿来帐单,一位朋友一把抢了过去,看了一下说:“把你们赵总叫来。”赵总是朋友的朋友,朋友喊他过来的意思是想让酒楼给打个折扣。服务员确认我们认识赵总后就出去了。过了一会,他们的楼层经理过来了。寒暄了一下,说道:“今日真是很抱歉,我们赵总今日没有在酒楼这边。不过您几位既然是赵总的朋友来照顾我们的生意,我代表我们赵总及酒楼对您几位表示感谢。帐单就按 8.5 折您看如何?”朋友听后很生气,拿出手机要给赵总打电话。楼层经理几经解释后自己打了电话,然后把电话交到了朋友的手上。朋友和他聊了几句后,电话又回到了楼层经理的手上。最终酒楼给打得 8 折,另外奉送了一个果盘。第二天酒醒之后,回想起这个事情,觉得很有意思。首先赵总肯定在酒楼,五一节是餐饮行业的大日子,各酒楼都磨刀霍霍准备砍点“肥羊”,这样的日子他一定得守着阵地。但他为什么不出现呢?做酒楼生意的,朋友自然满天下,每一个回头客都可能成为他的朋友,要不然他的酒楼也不可能进展得这么快、这么大。但假如每个人来了都要求见他,都让他打折,他的生意也就不用做了。而朋友这边也不见得就为了打个什么折扣,无非是让赵总卖他一个面子,在大家面前觉得好看。因此即便是楼层经理给打了 5 折,朋友还是要找赵总的。而作为楼层经理,对于这样情况的处理,他们是有权限的,对于什么样的客人可以打几折他们自己都能做得了主,但他却没有直接把折扣给打了,而是通过赵总然后给打了个 8 折。这样的一个兜转,朋友有了面子,我省下了一点钱,酒楼也把该赚的钱赚了,皆大高兴。营销中一个环节很重要,就是客户需求满足环节。客户的满意度首先来源于需求满足,否则任何营销武器都无从奏效。但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人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有些客户的现实要求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例如朋友让酒楼的赵总过来,是一种需求。而假如赵总真的来了,需求可能又进一步延伸---例如陪朋友喝一杯酒。这杯酒喝过,朋友又会把他的朋友介绍给赵总,很可能就是:“初次见面,小弟先干为敬。”由此而引申出第二杯、第三杯酒。如此下去就会需求越来越多,满足需求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而从营销的本质上讲,它追求的是利润。假如当成本和利润的平衡被打破后,很有可能营销主动方(例如文中所讲的赵总)就会考虑放弃这种满足。随之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来的问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