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目录定义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流程治疗病例分析一定义低钾血症静脉血K<3.5mmol/l;动脉血气中K一般比静脉血清K低0.1-0.2mmol/l。二常见病因消化道肾脏钾转运钾摄入不足血压不高碱中毒钾丢失药物(利尿剂/庆大/两性B)儿茶酚胺腹泻低镁血症胰岛素肠瘘Bartter综合征周期性麻痹肠梗阻Giltelman综合征B2受体激动剂绒毛状腺瘤渗透性利尿急性造血(巨幼贫)呕吐酮症酸中毒甲亢RTA血压高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Liddle综合征Bartt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特发性低钾血症。半数为5岁以前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特点:尿钾增多,血钾降低,代谢性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增高无高血压,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临床症状轻,多双下肢乏力。效果同口服呋塞咪Giltelman综合征家族性低钾低镁血症。效果同口服氢氯噻嗪RTA肾小管性酸中毒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尿ph大于5.5Liddle综合征•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肾素活性,低醛固酮血症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现遗传病三临床表现•轻/中度(k2.5~3.5mmol/l):肌无力疲劳抽搐便秘肠梗阻多尿。•重度(<2.5mmol/l):软瘫反射↓CO2潴留手足粗搐搦横纹肌溶解三临床表现ECG(50%低血钾患者可见;均不特意)U波T波低平ST压低QT间期延长室性逸搏高龄有器质性心脏病应用地高辛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易出现四诊断流程1.一旦明确低钾血症,首先检查病史确认原因,往往很明确(恶心/呕吐/腹泻/利尿剂应用)2.同时需要警惕低镁血症以及钾分布异常(治疗原则不同)3.评估低钾血症临床表现:评估肌力完善心电图五治疗1.原则:预防和处理致命性并发症(心律失常/瘫痪/横纹肌溶解和呼吸肌麻痹),补钾,明确病因2.补钾:对于肾脏及胃肠道丢失应立即补钾,对于钾转运障碍所致(低钾周期麻痹/胰岛素治疗),仅在出现严重并发症(瘫痪/横纹肌溶解/心律失常)时方补钾。3.轻度低钾者(3·0~3·4):1·5~6g氯化钾/d,分3~4次口服。4.重度或有症状者(2.5~3.0):静脉补钾,迅速纠正至3.0以上,开始每2h复查,随后每4~6h复查五治疗1.制剂:首选氯化钾(需警惕消化道溃疡及GIB)枸橼酸钾2.补钾速度:3.增加高钾食物原液补钾原理在ICU,都是直接用10%氯化钾30ml+20ml生理盐水,速度可达25ml/h。目前认为,补钾重要的是单位时间内进入体内的钾含量,而不是补钾液的浓度。外周静脉补钾每升液体含钾量不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这就是不超过0.3%的来源。输入钾量应在20-40mmol/h(1.5-3g)以下,不能超过50-60(3.7-4.5)特殊情况1.低镁血症:低钾往往合并低镁,低镁加重肾脏丢钾,该类患者靠单纯补钾难以纠正,需查血镁,并予以补镁2.钾分布异常所致低钾:尤其是甲亢相关低钾周期性麻痹者,在补钾过程中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并可出现致死性高钾相关性心律失常;大剂量口服或静脉应用普奈洛尔能够迅速纠正低钾及瘫痪,而不发生反跳性高钾。3.肾功能不全:补钾需谨慎,“见尿补钾”4.酮症酸中毒:纠酸不忘补钾,K<4.5即开始补钾,宜选用磷酸钾。六病例分析1.低钾血症,越补钾越低,结果竟然是······2.病例信息:患者60岁女性,反复乏力2年。主要辅助检查结果:低钾血症。曾补氯化钾效果不理想,仍四肢乏力,低血钾。3.进一步检查······???1.辅助检查:2.甲功能正常,3.尿常规:PH7.5,没有白细胞及蛋白;4.血气分析:PH7.3,碱剩余-7,阴离子间隙正常。1.再次查看患者:诉四肢乏力,全身酸痛,经常口干,即使多喝水也没什么用。2.肾小管酸中毒干燥综合征3.解密:4.肾小管酸中毒,远端肾小管泌氢障碍,反常性碱性尿。5.酸中毒时,体内缺HCO3-,补KCL使HCO3-进一步降低,加重酸中毒,此时应予以枸橼酸钾。6.2·酸中毒直接引发骨质溶解导致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