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人的护理主讲人:陈业婷滨江分院2016.1.18学习目标1熟悉癫痫的定义和临床特点。2掌握癫痫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急救护理。3.了解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防治原则。4.健康指导。定义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临床综合症,是大脑神经细胞群超同步放电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反复性、短暂性脑神经系统功能絮乱。临床特点1.以突发意识丧失和全身强直和抽搐为特征,典型的发作过程可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和发作后期。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小于5分钟,常伴有舌咬伤、尿失禁等,并容易造成窒息等,以产伤、脑外伤、脑瘤等较常见。2.单纯部分发作,是指脑的局部皮质放电而引起的与该部位的功能相对应的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自主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3.复杂部分发作,习惯上又称精神运动发作,伴有意识障碍。先兆多在意识丧失前或即将丧失时发生,故发作后患者仍能回忆。护理措施日常生活护理1.饮食:切忌过饥过饱,勿暴饮暴食。合理膳食,补充足够营养。2.睡眠、休息:应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成人至少7-9小时。3.运动:可以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病情稳定还可以参加打篮球等,但不要过于激烈。护理措施饮食中的注意事项1.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热能和蛋白质与正常相同,适当增加脂肪的供应量。2.限制水分,充分供应维生素与矿物质,尤其是铁、钙等元素。3.限制钾,锌的摄入,增加镁的摄入(尤其是长期吃药治疗的病人。护理措施用药护理癫痫患者应该注意一旦确诊癫痫,需要尽早治疗,合理用药,切忌盲目就医,盲目用药,而且患者的家人一定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患者也要定期去医院检查,检查血药浓度,及时调药。急救护理1.癫痫发作时,迅速让病人仰卧,不要垫枕头,把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牙刷把)垫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病人自己咬伤舌头。随即松开衣领,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防止口水误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同时,还要把病人下颌托起,防止因窝脖使舌头堵塞气管。2.发作时不要强行喂水或强行按压肢体,应刺激或点压人中、合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癫痫的病因1.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代障碍,脑畸形及先天性脑积水等。2.外伤:颅脑产伤是婴儿期症状的异常见原因。挫伤,出血和缺血也能导致局部脑组织软化,日后成为癫痫灶,成人闭合性脑外伤约有5%发生癫痫,重症和开放性脑外伤发生癫痫的更多,可达30%左右。癫痫的病因3.感染:在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急性期的充血,水肿,毒素的影响及血液中的渗出物都能引起癫痫发作,脑寄生虫病也可引起癫痫。4.中毒:铅、汞、一氧化碳、乙醇等中毒以及全身性疾病(肝性脑病、尿毒症等),均可引起癫痫发作。癫痫的病因5.脑血管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引起癫痫,病后一年左右开始发生癫痫的约有5%。6.营养代谢疾病:低血糖,甲亢,维生素B6缺乏症也可引起癫痫。7.变性疾病:结节性硬化症,老年性痴呆。8.高热惊厥:儿童期多见发病的机制1.遗传因素:指对癫痫的遗传易感性。大量研究证明,癫痫和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可以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功能,降低惊厥阈值,引起神经元放电。2.获得性因素:由获得性因素引起脑的结构异常或代谢异常可产生致痫灶或降低惊厥阈值。3.诱发因素:癫痫发作多系突然发生,无明显诱因。但也有一些发作确有诱发因素存在。这种诱发因素可能周期性出现,如发作可与内分泌因素或月经有关,另一些诱发因素则系不规则发生。防治原则1、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尽早治疗,越早疗效越好2、正确选药:根据发作类型,正确选择药物3、剂量适当:用药剂量应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4、单一用药:首选一种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当达到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时,可考虑合并用药,联合用药,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5、交替换药:需更换新的抗痫药物时,应在服用新药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停原来所服的抗癫药物癫痫病人不能吃什么防治原则6、长期服药:停止发作2-3年后,24小时脑电图正常后可酌情减停抗癫药物。7、缓慢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分次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