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址原则选择鸡场的场址时,应具备下列条件: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 2 米以下,地面平坦或稍有坡度(≤25° ),沙质土壤,通风良好,水源和电力充足,并远离居民区与其他养禽场。(一)地形地势蛋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向阳的地方,远离沼泽湖洼,避开山坳谷底,通风良好,向南或偏向东南向。地面平坦或稍有坡度,排水便利。地形开阔整齐,利于建筑物布局和建立防护设施。(二)水源水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需要,各项指标参考生活饮用水要求。注意避免地面污水下渗污染水源。(三)电源供电稳定,最好有双路供电条件或自备发电机。(四)交通交通便利,能保证货物的正常运输,但应远离交通主干线,距交通干道不少于 1 千米,距一般公路 50 米以上,距居民区 500 米以上。(五)气候环境场区所在地有较详细的气象资料,便于设计和组织生产。环境安静,具备绿化、美化条件。无噪声干扰或干扰轻,无污染。(六)卫生防疫场址应远离居民区, 有足够的卫生防疫间隔。 但不能建在禽类屠宰场、禽产品加工产、 化工产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向和污水流经处、 货物运输道路必经处或附近。 场址选择应遵守社会公共准则,其污染、污水不得成为周围社会环境的污染源。(七)空气质量要求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3-2001) 的规定。二场区规划与布局鸡场主要分场前区、生产区及隔离区等。场地规划时,主要考虑人、禽卫生防疫和工作方便,根据场地地势和当地全年主风向,顺序安排各区。场前区中的职工生活区应设在全场的上风向和地势告地段,依次为生产技术管理区。生产区设在这些区的下风和较低处,但应高于隔离区,并在其上风向。(一)场前区包括行政和技术办公室、饲料加工及料库、车库、杂品库、更衣消毒和洗澡间、配电房、水塔、职工宿舍、食堂等,是担负鸡场经营管理和对外联系的场区, 应设在与外界联系方便的位置。大门前设置车辆消毒池,两侧设门卫和消毒更衣室。鸡场的供销运输与外界联系频繁,容易传播疾病, 故场外运输应严格与场内运输分开。 负责场外运输的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 其车棚、车库也应设在场前区。场前区、生产区应加以隔离。外来人员最好限于此区活动,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二)生产区1. 整体布局包括各种鸡舍,是鸡场的核心,因此其规划、布局应给予全面,细致的研究。综合性鸡场最好将各种年龄或各种用途的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