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常规Lighthouse/Simpleandbeauty汇报人:目录Contents二、小儿肺炎护理常规一、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三、营养不良患儿护理常规四、急性肾炎护理常规六、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护理常规五、婴儿腹泻护理常规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及有无坠床、烫伤、压疮、导管滑脱等风险,以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卫生指导和出院指导,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2.病室环境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病室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室温以18-22℃为宜,相对湿度55%-65%为宜;按感染和非感染病种分配床位,避免院内感染。3.作好入院指导,及时通知医师查看患儿,留熟悉病情的家属供医师询问病史。4.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家属所送食物,由责任护士检查后根据病情食用。5.新患者入院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测1次;小于7岁免测脉搏、呼吸;高温38.5℃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按高温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暖。6.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更换体位;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7.入院测血压(<7岁免测),以后每周测一次,并记录。8.准确执行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服用磺胺药者多喂水。9.注意患儿安全,随时固定好床栏,以免坠床。10.入院后三日内收集大小便标本作常规检查。11.保持大便通畅,三日无大便者,按医嘱给予泻药,并记录。12.新入院患儿做好卫生处置,更衣。保持患儿皮肤、口腔、被褥、衣服整洁,定期沐浴,修剪指甲。唇鼻干裂者,涂以油剂,危重抢救患儿设翻身卡,防止压疮及并发症。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臀红。13.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14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小儿肺炎护理常规按儿科及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病史。2.评估咳嗽性质及痰液的形状,观察有无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征及神经症状,如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神志模糊、烦躁、呼吸困难、嗜睡、谵妄、昏迷等。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X线检查、细菌学检查等结果。4.评估患儿坠床、压疮、烫伤、导管滑脱等风险情况。5.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护理措施】1.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室温22~24C,湿度50%,每日进行空气消毒。2.给予高营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进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面色、神志、皮肤、黏膜颜色、四肢温度、尿量等,观察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是否为痰中带血或呈铁锈色。4.高热者头部放置冰袋,或给予30%~50%酒精擦浴,或冰盐水灌肠;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5.痰液黏稠者,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雾化用具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套专用。指导患儿雾化时保持平静,轻轻张口,用口均匀呼吸。每次持续雾化10~15分钟。雾化吸入后给予患儿洗脸、漱口及拍背,鼓励患儿多饮水,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多的小儿患者禁用镇咳药。6.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7.药物治疗的护理:用药前必须做皮试,注意用药剂量、时间准确且无配伍禁忌,滴速适当,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8.做好患儿安全护理。9.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儿及家属解释疾病,减少患儿对疾病的恐惧、紧张。【健康指导】1.保持房间空气流通与温湿度适宜,避免吸烟。2.小儿衣着适中,小儿穿着盖被是否适中以成人感觉到小儿手足温暖为宜。3.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凉等诱发因素。母亲感冒后宜戴口罩,其他感冒人员不宜接触小儿,避免抱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定期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与耐寒锻炼。营养不良患儿护理常规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病史,了解发病诱因。2.评估患儿面色、神志、皮下脂肪厚度,观察有无皮肤感染及全身感染征象,有无腹泻。3.了解实验室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