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基本规范(1)冯瑞肿瘤放射治疗基本理论•放射治疗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加速器产生高能X线等用来杀死肿瘤细胞。放射治疗的目的在于给予肿瘤体积最大的照射剂量,同时使周围正常组织尽量少受照射,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提高生活质量。放疗也可作为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如缓解肿瘤疼痛和减轻肿瘤压迫等症状。•放射治疗有两种照射方式:一种是远距离放疗(外照射),即将放射源与病人身体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照射,射线从病人体表穿透进人体内一定深度,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另一种是近距离放疗(内照射),即将放射源密封置于肿瘤内或肿瘤表面,如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或组织内(如舌、鼻、咽、食管、气管和子宫体等部位)进行照射,即采用腔内,组织间插植及敷贴等方式进行治疗,亦称后装治疗,它是远距Co60治疗机或加速器治疗肿瘤的辅助手段。2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一)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放疗指应用放疗方法全部而永久地消灭恶性肿瘤的原发和转移病灶。放疗所给的肿瘤量需要达到根治剂量。对放射线敏感及中度敏感的肿瘤可以用放射治疗根治。在这类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案中,放疗也起到主要作用。•(二)姑息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是指应用放疗方法治疗晚期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病灶,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有时将姑息性放疗称为减症放疗,用于下列情况:•止痛如肿瘤骨转移及软组织浸润等所引起的疼痛。•缓解压迫如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的梗阻。•止血如肺癌或肺转移病灶引起的咯血等。•促进溃疡性癌灶控制如伴有溃疡的大面积皮肤癌、口腔癌、乳腺癌等。•改善生活质量如通过缩小肿瘤或改善症状后使生活质量提高。2•(三)辅助性放疗•辅助性放疗是放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应用放疗与手术或化疗综合治疗,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或化疗前后,放疗可以缩小肿瘤或消除潜在的局部转移病灶,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和转移。•(四)肿瘤急症放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病人临床表现为面部水肿,发绀,胸壁静脉及颈静脉怒张,上肢水肿,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休息等。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肿瘤,肺癌占75%~85%,恶性淋巴瘤占11%~15%,转移瘤占7%,良性肿瘤占3%。此时应立即给予放射治疗,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症状缓解后改为常规放疗。2•颅内压增高症颅内压增高症会导致脑实质移位,在张力最薄弱的方向形成脑疝,造成病人神经系统致命性损伤而猝死。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觉障碍,甚至精神不振、昏睡、嗜睡、癫痼发作。放射治疗最适于白血病性脑膜炎及多发性脑转移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的急症治疗。同时使用激素及利尿剂,能够使病人症状得到缓解,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脊髓压迫症脊髓压迫症发展迅速,一旦截瘫很难恢复正常。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是脊髓压迫症的常见原因,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最易转移至脊椎,导致脊髓压迫。95%以上的脊椎转移瘤均在髓外,对不能手术的髓外肿瘤应尽快采取放射治疗,同时也应使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促使水肿消退,防止放疗水肿发生。这种快速照射法通常可使多数病人疼痛明显减轻,症状缓解。•骨转移剧痛骨转移的放射治疗的止痛作用既快又好,同时也有延长生存的作用。2•4.放射治疗主要适应症:•(1)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舌癌、口腔癌等•(2)胸部肿瘤:乳腺癌、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等•(3)淋巴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等•(4)消化系统肿瘤:肝癌、胰腺癌、直肠癌、肛门癌等•(5)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肾上腺肿瘤、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肿瘤等•(6)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阴道癌、卵巢癌等•(7)骨肿瘤:骨肉瘤、骨髓瘤、纤维肉瘤、尤文氏瘤、巨细胞瘤和骨转移瘤等•(8)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胶质瘤、松果体瘤、髓母细胞瘤、垂体瘤、脑膜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椎管内肿瘤以及脑转移瘤•(9)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基地细胞癌•(10)软组织肿瘤•(11)恶性肉芽肿•(12)眼球及眼眶内肿瘤2•5.目前常用的分割方案:目前常用的分割方案除常规分割治疗外还有超分割放疗,加速超分割放疗及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也有人采用分段放射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