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诊疗规范目录一、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要点(一)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的基本原则1、所有患者必须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查(涂片、培养或分子生物学),为提高患者病原学检出阳性率,应重视送检标本质量,必要时转诊患者或将标本送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检测。2、每个县(区)须成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小组,诊断小组至少应由3名以上医师组成,其中应包括结核内科、检验人员和放射科中级职称(或高年资医师)及以上医师。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应严格按照诊断要点进行,由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小组共同讨论定诊。3、对疑似非结核性肺部炎症的患者可试行抗感染治疗,此类患者可暂不在“结核病患者登记本”中登记。2-3周后复查胸片及再次作痰病原学检查,如果痰检为阳性则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如果痰检仍为阴性,且病变无明显改变,可由诊断小组再行定诊。4、经鉴别其他疾病证据不足,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经诊断小组讨论同意,使用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抗结核治疗2个月,每月复查胸片一次,抗结核治疗有效可诊断为病原学阴性肺结核,将此类患者登记在“结核病患者登记本”中。5、县级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小组难以确诊的病例,建议患者到上级相关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6、定点医疗机构每月组织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小组对所有在治的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病例定期讨论,对于过诊、误诊的患者及时更正。每次讨论结果,详细记录在病案中。(二)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流程评价指标:执行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规范诊断流程患者比例,大于或等于95%公式说明: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规范诊断流程执行率=×100%患者总数诊断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数执行规范诊断流程患者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流程检查单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流程检查单患者编号问诊相关检查诊断小组讨论诊断性治疗诊断流程规范有无活动性肺结核接触史有无结核可疑症状病原学影像学病理学辅助检查抗感染治疗抗结核治疗PPD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枝杆菌抗原或抗体备注:符合以下条件为诊断流程规范(1)问诊、病原学、影像学、诊断小组讨论为必备项目(2)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患者,诊断性治疗为必备项目(3)病理学检查、结核相关辅助检查,依据技术条件至少选择一项)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评价指标:符合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患者比例,大于或等于95%公式说明:符合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患者比例=×100%患者数诊断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患者数符合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检查单患者编号肺组织结核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儿童结核诊断依据符合必备条件①其他条件②,③,④,⑤,⑥必备条件①,⑦其他条件(②,③,④,⑤,⑥)必备条件①,⑧其他条件②,③,④,⑤,⑥必备条件①,②其他条件③,④备注:(1)必备条件全满足,其他条件至少满足一项者为诊断依据符合。(2)编号说明:①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②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③结核菌素试验中度以上阳性;④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者;⑤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查阳性;⑥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⑦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改变符合结核病改变;⑧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备注:(1)必备条件全满足,其他条件至少满足一项者为诊断依据符合。(2)编号说明:①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②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③结核菌素试验中度以上阳性;④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者;⑤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查阳性;⑥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⑦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改变符合结核病改变;⑧胸水为渗出液、腺苷脱氨酶升高。二、治疗方案使用标准化治疗方案,药物的剂量根据患者体重确定。全疗程分为强化期和继续期。(一)初治肺结核(不含结核性胸膜炎)初治肺结核包括病原学阳性和阴性肺结核。1、治疗方案:2HRZE/4HR2、方案说明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用药120次。全疗程共计180次。注(1)如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至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有条件的做快速药敏检测,耐药者按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