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优化营商环境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来,XX(以下简称“XX”)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决破除阻碍市场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激发了经营主体蕴藏的活力。但精准对标对表先进,xx 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奋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仍是其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一、面临困境(一)思想桎梏须破除一是供应与需求脱节。围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政府的服务与企业的需求应同频共振。但调研中发现,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在服务企业时,仍然停留于“要我做”而非“我要做”,基层基本依赖上级的布置和推动,缺少“用户思维”,部分政策举措因没有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而流于空文面对企业所想、所需、所急,照搬照抄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强推强送强要求,服务与需求不匹配,无法做到良性互动。二是效益与责任不同频。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企业家应具备“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精神内涵。“企业家精神”也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调研中发现个别企业因理解有偏差,或为逃避监管压力、避免程序烦琐,不愿意做强做大,将实际已上规模的企业分解为若干个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甚至两至三年就注销一个企业重新成立新企业。“走出去”企业违反别国经营规则受挫情况也时有发生。(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一是数量与质量不匹配。从 xx 注册登记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和实际投资额、外资企业的企业数和实际投资额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数量在增长,而实际投资额并未伴随企业数的增长而增长。2018 年 xx 注册登记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有 72 家,实际投资额 18011 万美元,而 2023 年到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增加到 86 家,增幅达到 19.4%,实际投资额13086 万美元,减少了 27.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企业需重振信心、逐步复苏;另一方面也说明在 xx 注册登记的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投资能力不强,企业发展能力弱。二是开放深度不足。xx 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其辐射范围只涉及 18 个国家。从 xx 口岸进出口的主要贸易国及贸易额情况来看,90%以上进出口贸易额主要集中在老挝、缅甸和泰国。而从 xx 注册登记的外贸企业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