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试部在华为和华测的发展VIP免费

中试部在华为和华测的发展_第1页
1/7
中试部在华为和华测的发展_第2页
2/7
中试部在华为和华测的发展_第3页
3/7
中试部在华为及华测的发展 一.中试部在华为的变迁 华为的中试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当时的质量问题太多。 1994 年前后,华为自主研发的通信设备越来越多,但是这个时候产品质量问题比较严重,生产、用户安装的问题也很多,为此,1995 年,华为成立了中试部,走过了一段独特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95-1996 年):质量是测试出来的 一开始成立了 30 人左右的中试部,下设试制部和测试中心。试制部负责进行产品试制,培养人员,着手解决最紧迫的产品质量问题,深化对中试工作的认识,测试中心包括硬件测试部,软件测试部,测试实验室。 通过开展试制和测试工作,显著改善了产品质量,积累了初步的中试方法和流程。到1996 年,中试部人员扩充到约300 人,但是,产品质量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产品批量生产中发生的制造质量问题。 第二阶段(1996-1998 年):质量是测试和制造出来的 华为意识到仅仅提高设计质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提高制造质量,为此在中试部增设了以下部门: ·工艺试验中心:负责新产品工艺设计,重点是电加工、装配工艺; ·装配研发中心,负责生产所需测试装配及其自动线体的研制、引进和集成; ·物料品质试验中心,为批量生产的物料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BOM 中心和技术文件中心,划归到中试部并提高着两个部门的级别,抽调测试和研发工程师加强 BOM 和技术文件管理部门。 在这个阶段,产品中试形成了初步体系,能力大大加强,若干重点产品和部件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到 1998 年底,中试部已经有 700 多人,而当时华为中央研究部(负责产品研发、软硬件单元及集成测试)是 1800 多人。 但是,总体而言产品质量仍然不高,问题在于产品质量控制仍然是“事后控制”模式。 第三阶段(1998-2003 年):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华为从 1998 年开始引进和实施 IPD 项目,中试部也开展了大规模的中试流程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工作,包括建立了工程设计环节,事先职能线盒产品线的矩阵管理,中试工艺和测试部门开展产品可安装性、可维护性设计工作,测试中心重点建设了产品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中试各项业务领域普遍对外合作。 2000 年以后,中试部人员达到 1000 多人,中试业务和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转产周期显著缩短。 第四阶段(2003-):质量是流程决定的 经过5 年的努力,到2003 年,华为IPD 流程已经全线贯通,产品质量在严密和严格的流程中得到控制和保证。中试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试部在华为和华测的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