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知识 一.输血认识的误区 (一)输全血与输成分血 1 .全血并不全,一旦离开血液循环到体外,就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全血里的各个成分需要的保存条件不同,所以不可能用一种保存液对血液中各个有效成分都起到保存作用。 2 .全血在贮存一周后,由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碎片形成的微聚物会通过输血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阻塞毛细血管,造成肺微血管栓塞。 3 .由于全血中含有各种细胞的抗原,如红细胞抗原,白细胞抗原和血小板抗原等,增加了自身免疫反应发生的危险。 4 .全血可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适用于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出血患者,对于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患者,输注全血后,增加的血容量要 2 4 小时后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所以有增加循环负荷的危险 (二)新鲜血与库存血 1 .新鲜血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不同保质时间的血液成分来说有不同的意义 2 .刚采出来的血液输给患者是不安全的,因为一天时间里来不及做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等疾病的检测。另外,在血液保存过程中也可以使一些病原体如疟疾原虫,梅毒螺旋体等灭活死亡,因此比输注新鲜血液要安全。 二.概述 (一)定义 1 .全血 全血是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及血浆(内含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组成。他们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和缓冲作用 2 .成分输血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用物理或和化学的方法分离并制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输给相应的血液成分。 (二)分类 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辐照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年轻红细胞 血小板 血液成分 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 白蛋白,血浆蛋白溶液,正常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丙球,冷沉淀,各种凝血因子 血浆蛋白成分: 和抗凝血酶 ш 浓缩剂等 (三)贮存条件 1.全血及红细胞制品:添加ACD-A(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腺嘌呤保存液)或CPD-A(枸橼酸-枸橼酸钠-磷酸二氢钠-葡萄糖-腺嘌呤保存液),4±2℃条件下保存35 天;CPD:28 天;ACD:21 天 2.粒细胞:室温22ºC±2ºC,不 摇 荡 的 方 法 保存,保存时 间 最 长 不 超 过 8 小 时 3.血小 板 :温度 22ºC±2ºC,振 荡 保存,普 通 塑 料 血袋 可 保存24 小 时 ,用 不 含增 塑 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