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 输血与补血 临床上因创伤或手术导致人体大出血而致血容量减少,生命垂危,或因人体血液不足,产生各种疾病。此时西医则采用输血方式急救,目的是增加携氧能力,改善血容量。中医则采用具有补血作用的方剂进行补血。 西医输血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紧急采用输血抢救,及时补充血容量,起到重大作用。 但输血并不补血,只是治标的一种应急方法。 因采血不易,血源少,价格贵,不同血型之间的互相排斥,血液中可能带有各种致病菌等,输血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 中医补血,在紧急抢救生命危重患者,相比西医疗效来得慢些,但应用于血虚,失血引起的各种疾病,中医治病求因,通过调理心脾与肝肾,达到生血补血养血目的,从根本上解除病因及症状,促进身体康复,疗效显着。 不管是输血,还是补血,都是为了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只是两者间的治疗方式不同而已,各有千秋。 成分输血概要 全血输血 浓缩红细胞 添加剂红细胞 红细胞 少白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胞 粒细胞 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 新鲜/普通冰冻血浆 血 浆 冷沉淀 凝血因子浓缩剂 一、全血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1 、红细胞 2 、稳定的凝血因子 3 、血浆蛋白 二、全血输注的适应证 1 、急性大量出血 失血量超过自体血容量的 3 0 %,伴休克症状,在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基础上,可输全血。 2 、体外循环 心肺手术,常用体外循环机,过去常用全血做泵的底液。现主要使用晶体液和白蛋白。 3 、换血 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经换血可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可选用新鲜全血和白蛋白联合治疗。 三、全血输注的相对禁忌证 1、心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婴幼儿、 老年人、慢性病体质弱者。 2、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障、白血病等。 3、对血浆蛋白过敏者。 4、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5、可能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四、输注全血的注意事项 1、全血并不全 全血保存液主要针对红细胞的特点而设计,未考虑对白细胞、血小板和不稳定凝血因子的保护作用。 用于全血的保存液主要有三种: A.酸性枸橼酸盐-葡萄糖溶液(ACD),保存的全血有效期 21 天 ; B.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溶液(CPD),保存的全血有效期 28 天; C.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溶液(CPDA) ,保存的全血有效期 35 天。 血小板需在22±2oC 振荡条件下保存,4oC 保存 1 天后,已丧失功能和活性。 粒细胞寿命短,难保存。 血浆中不稳定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