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ESDAPC等)VIP免费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ESDAPC等)_第1页
1/7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ESDAPC等)_第2页
2/7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ESDAPC等)_第3页
3/7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 肠 息 肉 主 要 包 括 增 生 性 息 肉 、腺 瘤 性 息 肉 和息 肉 病 综 合 征 。其中,腺瘤性息 肉 、息 肉 病综合征与结肠 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内镜检出、切除腺瘤可使结直癌的发生减少 76%~90%,下面就介绍几种内镜下清除肠 息 肉 的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EMR 常 用 于切除无蒂息 肉 ,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EMR 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 EMR 通常 用 于<20m m 的息 肉 ,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 肉 是有难度的。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 EPMR)对更大的息肉 是可行的。EPMR 先从病变周围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残余病变。EPMR 对于结直肠 大而无蒂的息 肉 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是由于其高复发率应谨 慎用于恶性息 肉 。如果 EPMR 术后有残留的息 肉 组织,可用氩离子凝固术清除。分片切除后 3~6 个月内应该复查病灶处有无残余息 肉 组织。 EMR 的 适 应 证 内 镜 下 黏 膜 切 除 术 的 适 应 证 各 国 并 不 统 一 , 同 一 个 国 家 的 不 同 医院 、医 生掌握的 适 应 证 也不 完全一 样。首先要获得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 黏 膜 下 病变的 病理学诊断;其次切 除 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 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采用可以完全切 除 的 消化道早癌均为内 镜 下 黏 膜 切 除 术 的 适 应 证 。但临床实际应 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可操作性强的 绝对适 应 证 标准还有争议。 日本食管协会制定的 内 镜 下 黏 膜 切 除 术 治疗早期食管癌的 绝对适应 证 为:病灶局限于 m1、m2 层、范围<2/3 食管周长、长度<30mm,病灶数目少于 3-4 个 ;相对适 应 证 为:病灶浸润至 m3、sm1, 直径 30~50mm, 范围≥3/4 食管周长或环周浸润、病灶数目 5~8 个 。 根据日本胃癌学会编写的 《胃癌治疗指南(2004 年 4 月版)》规定, 内 镜 下 黏 膜 切 除 术 的 手术 适 应 证 为:(1)病理类型为分化型腺癌;(2)内 镜 下 判断癌组织的 深度限于黏 膜 层(m);(3)病灶直径<2cm;(4)病变局部不 合并 溃疡, 以上 4 个 条件需同 时具备。近年来,随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ESDAPC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