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与寿山石较相似玉石的鉴别 寿山石,以其温润细腻、晶莹剔透的石质,艳丽多彩、让人目不暇接的色泽,柔韧适中,雕刻性好和千姿百态精美的雕琢,赢得人们的钟爱。但寿山石和一些与其相似玉石的识别鉴定确有些困难。本文简要介绍寿山石的分类和特点,以便对寿山石的特性有基本的了解;介绍了用常规珠宝鉴定方法,如密度、硬度、镜下放大观察,内部矿物包体特征以及光泽,颜色特征等,鉴别青田石、巴林石、滑石以及昌化黄石、水镁石这些易与寿山石相混淆的玉石的方法和特点,以达到鉴别真伪的目的。 2006 年 11 月 7 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二百余克的寿山田黄石纸镇以3932 万港元的天价成交[4]。这无疑更促进寿山石名扬海内外,提升寿山石的石中之王和“石帝”的地位。 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人们钟爱寿山石,收藏家、篆刻家们也竭力购置所喜爱的寿山石饰品。这主要是由于寿山石其石质温润绵密、细腻灵纯、晶莹剔透、无与伦比的天生丽质;又历经数百年来,多少代福建艺人们的精雕细琢,造就出无数巧夺天工的寿山石精品。如今,精品寿山石日渐稀少,价格也在持续攀升,而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大量仿冒寿山石的赝品也充斥市场。笔者近期走访一些古玩集散市场,就见有不少以青田石、巴林石、滑石或水镁石冒充寿山石饰品,其中较多的是以把玩件、小雕件、印[1]章等形式出现。笔者购得部分这些饰品并运用常规珠宝鉴定仪器,测试其密度、硬度、观察其镜下特点,内部矿物结构,矿物包体,颜色分布等特点,并与寿山石的诸特性进行比对,试图从中探讨总结用常规方法的鉴别特征。 一、 寿山石总体分类和特点简述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方圆约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山脉和溪田中。主要矿物为地开石(DK)、高岭石(Ka)、叶腊石(Py)、伊利石(IL)、珍珠陶石(Nc),以及含少量的其他付矿物[1]。按矿物学类型分高岭石型,叶腊石型和伊利石型三类。按其产出位置分为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大类,而此分类是沿用历史和传统、也是目前认可的分类法,本文依此分类论述。 1、田坑石主要产于寿山溪和溪旁农田中,也是田黄石的主要产地。根据其颜色分为黄田、红田、黑田、白田和牛蛋黄等共 13 个品种[15。]、[16]。主要特征是内部肌理隐现“萝卜纹”(萝卜削皮,内有编织如网细密的丝纹,其实是结构纹)(图 A1);皮色外表浓艳,内里渐淡,表层多裹有杏黄、黄白或黑色皮(图 A2、A3);可见有格纹呈红筋状(其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