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下图计算基坑的挖方量 解:由拟柱体公式得: 上口面积 上口面积 坑底面积 中间截面积 代入上列基坑挖方量计算公式得: 或 用公式 例:某基坑工程土质为粘质粉土,土的有效摩擦角φ=30 °,地下水位接近地表面,土的饱和重度γ=18kN/m3,基坑开挖深度9m,基坑顶部超载q=10kN/m2。试计算基坑安全开挖要求的支护墙深度、最大弯矩和水平支撑力。 【解】 设桩插入基坑底面以下的深度为10m,则 主动土压力系数 被动土压力系数: 超载引起的当量墙高: 于是得到 设计开挖深度: 计算开挖深度: 假设插入深度: 把支护墙的特征位置分别定为a、b、c、e。则: a 点土压力 b 点土压力 c 点土压力 净土压力: 确定零弯矩位置: 等值梁跨度: e 点土压力: 净土压力: 于是得到净压力图如图所示。 跨度 L 的总荷载 最大弯矩 绕拉杆计算力矩 故零弯矩处剪力 则板桩的实际插入总深度: 算例简图 于是桩总长度为9+9.6=18.6m (19m ),与假设相同。墙身单位长度的锚座拉力。 于是桩总长度为9+9.6=18.6m (19m ),与假设相同。墙身单位长度的锚座拉力 例1、试确定适用于基坑(槽)的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 提示: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主要考虑坑槽的几何形状,各种布置形式的降水坡度以及挖土施工等因素。 解:根据基坑(槽)形状,轻型井点可采用单排布置(图a)、双排布置(图1b)、环形布置(图c)、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 U形布置(图d)。 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5m的情况,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的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图a)。 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 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U形布置对挖土设备的开行较为有利。 例2、某车间地下室平面尺寸见图 2-16a,坑底标高为-4.5m,根据地质钻探资料,自然地面至-2.5m为亚黏土层,渗透系数 K=0.5m/d,-2.5m以下均为粉砂层,渗透系数 K-4m/d,含水层深度不明,为了防止开挖基坑时发生流砂现象,故采用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的施工方案。为了使邻近建筑物不受影响,每边放坡宽度不应大于2m,试根据施工方案,进行井点系统的平面及高程布置。 解: 2.1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见图 a) 根据基坑平面尺寸,井点采用环形布置,井管距基坑边缘取 1m,总管长度 L=[(66+2)+(20+2)]X2=180(m) 2.2 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