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人们越来越关注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越来越关注基层党建创新,建立长效机制的问题。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党员的表现,以及对多年来各校党组织和党员在学校各方面的作用和工作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学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相对集中,专业化程度较高,工作业绩、师德表现相对易于衡量的基层单位,党员入党的目的较端正,功利色彩很淡,入党与其可预见的物质利益没有直接关系,党员的思想素质相对比较高。虽然也存在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坚定程度下滑,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的问题,但并非主流,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优秀的大多数是党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良好。而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如何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如何建立起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却是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课题。毛泽东同志曾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我国当前各行各业的实际来看,掌握着领导权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使用手中的权利,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所以如何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考核,培养教育是各级党组织急需解决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从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情况看,我们党在干部管理制度方面应该说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体制。特别是党的十五大重第1页共5页申了以“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并着重强调要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通过中央文件、决议、公报、规定等多种形式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准则,所涉及到的面不可谓不宽,内容不可谓不细。大到叛国投敌,小到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就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一项内容就多达49条,每条少则3小项,多则15小项。党纪政纪处分的内容120多条。但是,制度和要求虽全,可在实际基层落实的情况却非常困难和尴尬,很多很难落到实处。据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对到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学员及其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的学员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是什么原因导致官员腐败这一问题的回答上,竟然有79%强的人认为是“体制缺陷”,有68%的人认为是“外部环境”,而选择“自身原因”的只有17%(有的重复选项)。基于以上对基层工作实际、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落实现状的分析,确立了本课题,目的是通过本课题,探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与方法,解决干部管理制度挺全、挺好,但落实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的问题。现实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落在实处的有关调查数据统计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一般可以通过几方面的情况反映出来,即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监督和考核制度;培养和教育以及奖惩制度等。可以说目前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中央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关于领导班子年轻化几个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的决定》、《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通过对59张问卷调查表的分析,有四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一)基层党组织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作用薄弱,监督责任不清,谁能有效监督不明。这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基层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掌握着一个第2页共5页单位的人权、财权。当问道您在行使权力时是否意识到了监督,近95%的人回答意识到了,只有5%的人没有意识和没感觉。但问到监督意识来自哪儿,答案就分散异常。认为来自群众的占43%,认为来自领导班子成员的占25.7%,认为来自上级党组织的占24.6%,而认为来自同级党组织的只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