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讲稿 《共产党宣言》导读讲稿(提纲) 一、《共产党宣言》问世的社会历史背景: 19 世纪 40 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大机器生产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从这一基本矛盾又派生出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上,集中地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加剧。 二、《共产党宣言》的体系结构和正文内容之概况: (一)体系结构——包括七篇序言和正文。 (二)正文内容: 1、资产者和无产者 2、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3、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4、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三、《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和正文内容之详解: (一)七篇序言中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第一,指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第二,阐明了《宣言》的性质和任务。第三,阐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 第四,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对《宣言》的重要修改和补充。第五,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第六,论证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原理。第七,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策略思想。 (二)《共产党宣言》正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 资产者和无产者 在本章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正确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和一个结论: 第一个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即共产党人对过去全部历史的理解。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宣言》的始终。这一学说由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构成: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历史上存在过的几种阶级社会的阶级划分及各自特点。 第二个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依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主要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二层,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