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综合性实践环节VIP免费

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1页
1/12
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2页
2/12
综合性实践环节_第3页
3/12
一、作业要求1.要求提交设计试验构件详细的设计过程、构件尺寸和配筋;2.要求拟定具体的试验步骤;3.要求预估试验发生的破坏形态;4.构件尺寸、配筋、试验步骤以及破坏形态可参考《综合性实践环节试验指导》或相关教材(例如,混凝土原理),也可自拟。二、作业内容1.正截面受弯构件——适筋梁的受弯破坏试验设计。2.斜截面受剪构件——无腹筋梁斜拉受剪破坏试验设计。3.钢筋混凝土柱——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试验设计。7350加载:F 二 7.9KNcrF 二 52.3KNyF 二 56KNu答:1、正截面受弯构件一一适筋梁的受弯破坏试验设计。适筋破坏-配筋截面加载:(注明开裂荷载值、纵向受拉钢筋达到设计强度 fy 时的荷载值、破坏荷载值)(1)计算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与模拟实验的数值对比,分析原因。理论计算:通过分析对比,实验数据跟理论数据存在着误差,主要原因:1 实验时没有考虑梁的自重,而计算理论值时会把自重考虑进去;CLI当构件开裂时,2.计算的阶段值都是现象发生前一刻的荷载,但是实验给出的却是现象发生后一刻的荷载3.破坏荷载与屈服荷载的大小相差很小,1.5 倍不能准确的计算破坏荷载;4.整个计算过程都假设中和轴在受弯截面的中间。(2)绘出试验梁 p-f 变形曲线。(计算挠度)以此类推,在不同的荷载下,可以得到相关的数据:F(kN)0.346616.3332.6551.3856.45M(KN・m)k0.84914080125.875138.3(N/mm2)2.04496.3192.6303.13330.20.430.760.88550.9iiK5.5194.1993.132.852.82f(mm)0.5232.1686.30149.1166:荷载-挠度实验得出的荷载-挠度曲线:(4)简述裂缝的出现、分布和展开的过程与机理。① 当荷载在 0.4KN 内,梁属于弹性阶段,没有达到屈服更没有受到破坏。② 当荷载在 0.4KN 的基础上分级加载,受拉区混凝土进入塑性阶段,手拉应变曲线开始呈现较明显的曲线性,并且曲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减小,表现为在受压区压应变增大的过程中,合拉力的增长不断减小,而此时受压区混凝土和受拉钢筋仍工作在弹性范围,呈直线增长,于是受压区高度降低,以保证斜截面内力平衡。当内力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受拉区边缘的混凝土达到其实际的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截面处于开裂前的临界状态。③ 接着荷载只要增加少许,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极限抗拉应变,部分薄弱地方的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此时荷载为 7.9KN。在开裂截面,内力重新分布,开裂的混凝土一下子把原来承担的绝大部分拉力交给受拉钢筋,是钢筋应力突然增加很多,故裂缝一出现就有一定的宽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综合性实践环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